本周根据检索式("exosomes"[MeSHTerms]OR"exosomes"[AllFields])OR("extracellularvesicles"[MeSHTerms]OR("extracellular"[AllFields]AND"vesicles"[AllFields])OR"extracellularvesicles"[AllFields])ORmicrovesicles[AllFields]AND("/07/09"[PDAT]:"/07/15"[PDAT])共发现文献更新42篇,其中影响因子>10的有4篇,>5的有22篇。
11、微环境调控肿瘤血管生成。
作者:DePalmaM1,BiziatoD1,PetrovaTV2.
出处:NatRevCancer.Jul14.doi:10./nrc..51.[Epubaheadofprint]
IF=37.
摘要:肿瘤在血管生成能力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变异。肿瘤的血管生成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受癌症细胞与一系列肿瘤相关基质细胞及其生物活性产物(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以及释放的细胞外囊泡)之间的相互联系调控。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由肿瘤微环境介导的外在血管生成调控,强调这个调控系统中可能成为抗血管生成治疗靶点的潜在缺陷。
2
2、外泌体RNA通过非屏蔽成对基质活化,通过模式识别受体信号促进癌症进展。
作者:NabetBY1,QiuY1,ShabasonJE1,WuTJ1,YoonT1,KimBC1,BenciJL1,DeMicheleAM2,TchouJ3,MarcotrigianoJ4,MinnAJ5.
出处:Cell.Jul13;(2):-.e13.doi:10./j.cell..06..
IF=30.41
摘要:间质成纤维细胞与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促进癌症进展、抗药性以及炎症反应的信号。在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中,作为模式识别受体(PRR)的内源性RNA可能代表了一种这样的信号,但这些RNA在非病理状况下的作用仍然未知。我们证实,通过乳腺癌细胞触发基质NOTCH-MYC导致RN7SL1(通常被RNA结合蛋白SRP9/14屏蔽的内源性RNA)上POL3驱动的增加。RN7SL1的这种增加改变了SRP9/14的化学计量,并在基质外泌体中产生非屏蔽的RN7SL1。在外泌体转移到免疫细胞后,非屏蔽的RN7SL1能驱动炎症反应。当转移到乳腺癌细胞后,非屏蔽RN7SL1激活PRRRIG-1以增强肿瘤生长、转移和治疗抗性。通过来自患者肿瘤和血液的证据证实,这些结果表明,通过对非屏蔽的成对基质细胞的活化以及部署RNADAMP的调节,能促进癌症的进展。
3
3、外泌体RNA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
作者:MateiI1,KimHS2,LydenD3.
出处:Cell.Jul13;(2):-.doi:10./j.cell..06..
IF=30.41
摘要:肿瘤细胞和它们的微环境的相互联系可驱动肿瘤的进展和耐药。在这方面,Nabet等学者证实肿瘤与间质之间的动态反馈颠覆了正常的炎症反应,这种动态反馈被含有可激活模式识别手提的RNA的外泌体释放所触发进而出具肿瘤生长和转移。
4
4、外泌体微miRNA转移到巨噬细胞中能够介导细胞缺血后适应。
作者:deCoutoG1,GalletR1,CambierL1,JaghatspanyanE1,MakkarN1,DawkinsJF1,BermanBP2,MarbnE2.
出处:Circulation.Jul11;(2):-.doi:10./CIRCULATIONAHA...EpubApr14.
IF=19.
摘要:
背景:
心源性细胞(CDCs)通过特异性巨噬细胞(Mφ)极化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有保护作用。文中,我们证明CDC分泌的外泌体(CDCexo)再现了CDC治疗的心脏保护作用,即细胞缺血后适应。
方法:
通过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和猪发生心肌梗死,之后在冠状动脉内输注CDCexo、惰性成纤维细胞外泌体(fibroblastexosomes,Fbexo;作为对照)或空载体。两天后,对梗死面积进行量化。从心脏组织或骨髓中分离巨噬细胞进行后续分析。使用RNA测序来确定Mφ中的外泌体内容物和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结果:
再灌注后,注射CDCexo的治疗降低了心肌梗死大鼠和猪模型的梗塞面积,而注射Fbexo组没有这种效果。此外,CDCexo减少梗塞组织内CD68+Mφ的数量,并改变Mφ的极化状态,从而模拟CDCs诱导的改变。CDCexo比Fbexo富含更多的几种miRNA(包括miR-a,miR-b和miR-)。对来自CDCexo主要作用的Mφ的全转录组数据进行反向路径分析,发现miR-b是CDC诱导的Mφ极化的最可能候选介导者,而且PKCō(蛋白激酶Cō)是其下游靶标。惰性的Fbexo选择性携带miR-b后也能改变Mφ表型,并在心肌梗死的大鼠模型中起到心脏保护的功效。过继PKC抑制的Mφ细胞没有心脏保护作用。
结论:
我们的数据支持这样的假设:miR-b从CDCs的外泌体转移到Mφ中,降低PKCα转录水平,这可能是再灌注后应用CDCs产生心脏保护作用的原因。
5
5、巨外泌体可作为递送蛋白到炎症脑组织的纳米载体。
作者:YuanD1,ZhaoY1,BanksWA2,BullockKM3,HaneyM1,BatrakovaE1,KabanovAV4.
出处:Biomaterials.Jul10;:1-12.doi:10./j.biomaterials..07..[Epubaheadofprint]
IF=8.
摘要:最近的研究激起了外泌体作为小分子药物递送载体的利用的研究,为了克服血脑屏障(BBB),外泌体被靶向脑内皮细胞的脑归巢肽修饰,但可能会增加免疫反应。本文作者第一次证实在哺乳动物中,无需通过这种修饰来使外泌体穿过血脑屏障。原始巨外泌体(M?exosomes)可以利用1)一方面,整合淋巴细胞的功能相关抗原LFA-1和胞内黏附分子ICAM-1以及2)另一方面,糖结合C类凝集素受体,以和组成血脑屏障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交互。炎症中的共同进程:ICAM-1的上调,促进M?exosomes在血脑屏障的摄取。作者进一步在体内证实静脉注射的原始M?exosomes,跨越了血脑屏障且递送了货物蛋白:大脑源神经营养分子(BDNF)到脑组织。这种递送方式在脑部炎症存在时增强,这种炎症通常存在于神经系统疾病。总的来说,作者的发现利于基础科研且可能使用M?-源的外泌体作为纳米级载体递送治疗性蛋白到脑组织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6
6、外泌体分泌的miR-25-3p和miR-92a-3p刺激脂肪肉瘤进展。
作者:CasadeiL1,2,CaloreF3,CreightonCJ4,GuesciniM5,BatteK1,2,IwenofuOH6,ZewduA1,2,BraggioDA1,2,BillKL1,2,FaddaP3,LovatF3,LopezG1,2,GaspariniP3,ChenJL1,2,KladneyRD3,7,8,LeoneG3,7,8,LevD9,CroceCM10,PollockRE11,2.
出处:CancerRes.Jul15;77(14):-.doi:10./-.CAN-16-.EpubJun6.
IF=9.
摘要:尽管近年来发展了针对脂肪肉瘤的联合治疗方案,但很大一部分患者对这种方法的反应很轻微,可能导致局部或远端复发。早期检测复发性或转移性疾病可以通过早期临床干预来改善患者的预后。通过检测患者血浆样品和细胞,我们在这里证明了miR-25-3p和miR-92a-3p通过细胞外囊泡被脂肪肉瘤细胞分泌,并可用作潜在的疾病生物标志物。miR-25-3p和miR-92a-3p以TLR7/8依赖性方式刺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IL6,从而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促进脂肪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微环境。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新的和以前未报告的脂肪肉瘤进展的观察,识别脂肪肉瘤细胞和它们的微环境之间的沟通作为一个参与脂肪肉瘤进展的重要过程。这项研究确定了循环miRNA的模式可能在放射性检测之前可鉴定复发的可能性,同时对疾病结果的观察以及作为监测治疗效果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7
7、细胞型朊蛋白促进merlin缺陷肿瘤研究的发展。
作者:ProvenzanoL1,RyanY1,HiltonDA2,Lyons-RimmerJ1,DaveF1,MazeEA1,AdamsCL1,Rigby-JonesR2,AmmounS1,HanemannCO1.
出处:Oncogene.Jul10.doi:10./onc...[Epubaheadofprint]
IF=7.
摘要:失功能性突变的神经纤维瘤2型基因,这个基因编码肿瘤抑制蛋白meilin,引起多种神经系统的肿瘤发生,例如神经鞘瘤,脑膜瘤和室管膜瘤。这些肿瘤非常少见,有时作为遗传性神经纤维瘤2型的一部分表现。目前的治疗仅有外科治疗,并且没有靶向药物疗法存在。NF2突变及MERLIN失活在其他癌症中也可以被观察到,这些癌症包括间皮瘤,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为了研究MERLIN基因缺失及肿瘤发生的关系,我们在体外模型中培养原发性神经鞘瘤细胞,最常见的MERLIN缺失肿瘤并且可作为NF2的诊断标志。使用这个模型,我们发现在神经鞘瘤细胞和其组织中细胞型朊蛋白的表达增加。此外,大量细胞型朊蛋白的过表达也在人类MERLIN缺陷的间皮细胞系中和脑膜瘤中被观察到,细胞型朊蛋白有助于促进增殖、细胞基质粘附和生存在神经鞘瘤细胞,上述作用是通过37/67?kDa非整合素层粘连蛋白受体(LR/37/67?kDa)和下游的ERK1/2,PI3K/AKTandFAK信号通路起效的。细胞型朊蛋白也被大量通过神经鞘瘤细胞的外泌体和自由肽释放,表明了它可能是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的方式起效。我们发现细胞型朊蛋白及其耦合子LR/37/67?kDa可能成为神经鞘瘤及其他merlin缺陷肿瘤的潜在的治疗靶点。
1
END
1
本周更新就到这里了,小伙伴们下周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