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普外科主任丁忠阳告诉你,胆囊

白癜风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体检B超发现了胆囊息肉,听起来是个病没错,但是又没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该拿它怎么办?医院普外科主任丁忠阳介绍说,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但少数胆囊息肉与胆囊癌有关系,不能掉以轻心。

采访专家丁忠阳,医院普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擅长普外科疑难危重病的治疗和手术,尤其原发性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胆管癌、胰腺癌的手术治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和复杂胆道疾病、胆管损伤修复颇有研究。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网友求助南泉张女士求助:我今年54岁,三年前体检查出胆囊内长有小息肉,这些年来右上腹偶尔会出现轻微刺痛症状,一直没太当回事。今年体检复查,发现其胆囊内息肉直径已接近1厘米。听说胆囊息肉会癌变,张女士咨询了几个医生,有的叫她做手术,有的医生说不需要手术,只需加强观察、对症治疗即可。请问到底该怎么办?“专家解答医院普外科丁忠阳丁主任分析,从张女士介绍的情况来看,年龄已经54岁,有胆囊息肉病史多年,息肉直径已接近1厘米;临床表现为偶有腹痛不适,可考虑手术治疗。若不手术则需要密切随访、定期B超检查,若发现息肉短时间内有明显变化,需及早就医治疗。胆囊息肉有癌变的风险吗?丁忠阳主任介绍,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临床上以胆固醇性息肉多见,多无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消化不良等表现,少数病人还可能合并急性胆囊炎,出现胆绞痛。胆囊息肉大多为良性,但也有癌变的风险,胆囊息肉的癌变发生率小于10%。临床上,胆囊息肉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腺癌。二是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与此相比,假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及胆囊腺肌瘤则不会发生癌变。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定性质,故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病因尚不清楚,有报道不吃早餐、饮酒、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思想压力大、熬夜及生活不规律者容易得胆囊息肉。丁主任指出,胆囊息肉大部分是体检时通过B超发现,临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但B超难以区分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发现有胆囊息肉后可通过内镜超声(EUS)检查,CT增强扫描或超声导向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进一步确诊。胆囊息肉什么情况下要手术?丁忠阳主任介绍,一般来说,无明显症状的胆囊息肉患者不必急于手术,精神压力不可过大,但应每6个月B超定期观察一次,遵医嘱治疗即可。如果符合以下指征,则需要手术治疗:(1)胆囊单发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以上,蒂粗大者,尤其是基底宽,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者;(2)胆囊多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3)胆囊息肉伴有明显症状的病人;(4)胆囊息肉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的病人应间隔3?6个月随访检查,一旦发现迅速增大或症状明显,须进行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1、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水果、绿色蔬菜,如胡萝卜、番茄等;少吃辛辣食品。2、尽量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饭菜用植物油烹调,以炖、烩、蒸为主。3、增加进餐次数,少食多餐,以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中胆汁淤滞浓缩。4、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保证热量需要和利于肝糖原的生成。5、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做到心胸开阔、心神愉悦,注意避免劳累。6、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治疗,宜辩明标本,分清虚实。患者应注意合理的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王健无锡新周刊“健康养生”版、太湖明珠网“健康养生”频道掌门人,有多年医学和传媒工作经验。健康姐姐将坐镇太湖明珠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fdxnml/10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