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中心医院自主完成襄阳首例神经内镜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津芝、王志勇)5月21日,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外科王志勇手术团队独立完成了全市首例高难度神经内镜下经鼻颅咽管瘤切除术。郝先生今年68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伴有左眼视力下降。他说,平时还嗜睡,食欲减退,但体重反而增加了。之后,郝先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被诊断为“颅咽管瘤”。据悉,颅咽管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颅内中央区域,沿胚胎颅咽管中轴路径生长,紧邻下丘脑、垂体柄、视神经、脑干和颈内动脉等颅内最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主要临床表现有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精神症状。颅咽管瘤首选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传统手术方法主要为开颅手术,手术创伤较大,要完全显露并切除肿瘤十分困难,术后易复发、并发症较多。近年来,神经内镜经鼻切除颅咽管瘤手术逐渐成熟,切口位于鼻腔内,不开颅,可有效减少开颅所致的创伤。然而,颅咽管瘤经鼻手术需要经过狭小的鼻腔通道,在重要神经血管间隙切除肿瘤,属于最高级别的神经内镜手术之一,难度远高于垂体瘤经鼻手术,目前国内仅医院能够独立完成该手术。郝先生的颅咽管瘤具体分型为是鞍上型,肿瘤直径3至4厘米,已生长突入第三脑室内,被下丘脑及垂体柄漏斗部包绕,为经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难度最高的类型。神经外科颅底内镜团队在术前采用三维影像重建等方式,联合内分泌科、影像科、眼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讨论研究后,为患者量身定制精心设计了内镜手术及综合治疗方案。手术中,医护团队利用神经导航、超声多普勒等多模态辅助手段精准定位,采用神经内镜扩大鞍底手术入路,通过视神经——垂体间隙将这一巨大肿瘤的实质性瘤体及囊壁整体从下丘脑、三脑室壁、垂体柄处仔细剥离,分块切除肿瘤,相应神经血管结构保护完好。术后当天,患者神志已清醒,无神经功能损害表现,复查影像学显示肿瘤已完整切除,周围结构完整,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据介绍,此次手术是该科颅底内镜团队继在鄂西北地区率先开展内镜下经鼻垂体腺瘤、鞍结节脑膜瘤等切除术后,在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领域上又一次突破,标志着该院神经内镜精准化治疗能力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fdxnml/1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