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交流吧
提供专业临床肿瘤用药基因检测服务、抗癌产品最新动态,专家咨询服务、产品使用指南及相关信息,真诚服务广大病友及一切所需要的人!癌症喜欢盯上“肥胖”的人,别让肥胖成为健康杀手!“万恶之源”肥胖,早已被证实与多种疾病相关。而近期有研究发现,与肥胖相关的超13种癌症,已经有了年轻化趋势。肥胖相关癌症,现已加入“中年危机”豪华套餐。13种癌症与肥胖高度相关,证据充分
01乳腺癌01年,约7%的绝经后(50岁及以上)乳腺癌(,例)可归因于体重超标,与北美和欧洲(10%)相比,亚洲人(37%)的风险更大,在从未进行更年期激素疗法(MHT)或以前使用但现在未使用的女性中,这种风险将持续增加,但对HR阴性或三阴性癌症该结论不合适。
腰围与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腰围每增加10厘米,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6%,另外,成人体重增加也与风险增加有关。在一项长达40年的女性随访研究中,18岁以上女性中,长期处于体重超出正常范围0公斤(约44磅)或以上的,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37%,但是在早期(18-30岁)时,体重增加与绝经后乳腺癌的风险呈负相关(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降低18%)。
0结直肠癌01年,全球有7%的女性结直肠癌(例)和6%的男性结直肠癌(例)可归因于体重超标。男性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增加8%,女性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增加5%,成人体重增加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男性比女性更为密切。
另外,腰臀比每增加0.1个单位,患结肠癌的风险就会增加0%。在一项比较各种脂肪指标的研究中,在调整BMI、腰围、体脂百分比、皮下脂肪等因素后,只有内脏脂肪组织作为结直肠癌的决定因素,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内脏脂肪增加引起的代谢不良后果可能介导肥胖和癌症风险之间的联系。
03子宫内膜癌在世界范围内,超重在01年占大约导致31%的子宫内膜癌(98例)。与正常体重女性相比,超重者承担的风险是线性增加的,BMI在5~30之间的,风险线性增加1.5倍;1级肥胖者(BMI在30~35之间)为.5倍,级肥胖者(BMI在35~40之间)为4.5倍,3级肥胖者(BMI在40以上)为7.1倍。
体重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会增加50%。从未使用MHT的女性比使用MHT的女性风险更高,前者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增加90%,后者为18%。I型肿瘤(主要是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风险(BMI每增加个单位,风险增加16%~3%)比II型肿瘤(浆液细胞和混合细胞)(BMI每增加个单位,风险增加约1%)更高。腰围每增加10cm,风险增加30,腰臀比每增加0.1个单位,风险增加1%。一项结合7项前瞻性研究的分析显示,18岁至5岁体重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会增加4%。
04食道腺癌01年世界范围内近30%(11,例)的食管腺癌可归因于体重超标。在调整吸烟状况后,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增加48%。在非吸烟者中,相关性更强,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增加6%,腰围每增加10cm,食管腺癌的风险增加34%,腰臀比每增加每0.1单位,风险增加38%。
05胆囊癌01年,全球约13%的女性胆囊癌(10例)和10%的男性胆囊癌(7例)可归因于体重超标,BMI每增加5个单位,胆囊癌风险增加5%。
06肾癌01年,全球约0%的肾癌(名女性和37名男性)是由体重超标引起的,BMI每增加5个单位,患肾癌的风险就会增加30%,腰围每增加10厘米患肾癌的风险增加11%,腰臀比每增加0.1厘米患肾癌的风险增加6%。
07肝癌01年,世界范围内约10%的男性肝癌(54,例)和14%的女性肝癌(30,00例)可归因于体重超标,BMI每增加5个单位,肝癌风险就会增加30%。欧洲人(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增加59%)比亚洲人(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增加18%)的相关性似乎更强。
08脑膜瘤脑膜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之一,约占全球病例的36%,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人群脑膜瘤风险增加0%,肥胖人群脑膜瘤风险增加50%。
09多发性骨髓瘤在世界范围内,01年体重超标引起的女性多发性骨髓瘤占7%(4例),在男性中这一比例为9%(4例)。一项对3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18岁至30岁人群,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增加8%。
10卵巢癌01年全球约4%(例)的卵巢癌是由体重超标引起的,体重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患卵巢癌的风险就会增加6%,与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相似,这种关联似乎仅限于从未使用MHT的女性(表1)。一些研究表明,较高的BMI只会增加不太常见的亚型(如子宫内膜癌和黏液癌)的风险;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亚型之间的联系。
11胰腺癌在世界范围内,体重超标引起的男性胰腺癌约占6%(10例),在女性中这一比例为7%(例)。BMI每增加5个单位,胰腺癌风险增加10%,腰围每增加10厘米,风险增加11%;腰臀比每增加0.1个单位,风险增加19%,18岁至1岁人群的体重超标似乎与晚年罹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1胃贲门癌超重引起约9%(6例)的男性胃贲门癌和11%(例)的女性胃贲门癌,身体肥胖会增加由胃贲门癌风险引发的胃癌风险,全球大约7%的胃癌诱因是源于此,BMI每增加5个单位,胃贲门癌症风险增加3%。
13甲状腺癌男性和女性肥胖导致甲状腺癌占比分别为7%(14,例)和6%(3例),BMI每增加5个单位,甲状腺癌风险增加6%,18~30岁人群超重似乎与晚年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BMI每增加5个单位,风险增加13%)。
肥胖如何增加癌症风险
根据研究显示,肥胖与多种实体癌症的发生有明确相关性,其中包括我国高发的乳腺癌、肝癌、肾癌等等。
肥胖往往伴随着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本身就存在较高的癌症风险。而此前也有研究指出,脂肪细胞可能“帮助”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这也是肥胖超重人群潜在的重大威胁。另外,肥胖还会引起女性雌激素分泌过量,进而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肥胖人群常常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与癌症发生也有着密切联系。
癌症将超越心血管疾病成为第一死因
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部分癌症已经可以被当做“慢性病”来治疗,然而根据近期《柳叶刀》发布的两项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癌症已经取代心血管疾病,成为发达国家的“头号杀手”,而研究人员也表示,照这个趋势,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癌症将成为全球人民的第一大死亡因素。
癌症高发的原因,这其中,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肥胖也贡献了一份力。
如何正确运动
缺乏运动是现在不少人的通病,由于学业、工作繁忙,各种生活设施越来越方便,人也跟着越来越懒。
根据美国体力活动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周需要进行到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骑单车等。最好适当进行肌肉强化运动,如举重、俯卧撑。而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适当增加平衡训练。如果自身患有慢性病,最好咨询相关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以免发生意外。
从今天起,严格监控自己的体质指数和腰围,远离肥胖,降低癌症风险系数,拥抱健康。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