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黄翔,福建上杭人,医学博士,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颅底外科研究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肿瘤学组秘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及太平洋神经科学院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医院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小儿神经外科亚专科组。对颅脑肿瘤(听神经瘤、胶质瘤、转移瘤、生殖细胞肿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和脑血管畸型(AVM)、椎管内肿瘤和先天性疾病(蛛网膜囊肿、Chiria畸形)等的显微外科手术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曾赴美国UCLA医院及太平洋神经科学院、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及CHA大学医学院交流学习,对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研究基金,中英联合牛顿基金。目前主持上海市科委课题一项,并出任国家星火计划及上海市生物医学引导项目的主要研究者之一。
相关链接:
“声动瑞金”献礼新中国!
TELL+科学?嘉年华启航
TELL+科学
为了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在科技发展领域所取得的变迁与成就,在社区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瑞金二路街道在“科学圣殿”上海科学会堂,主办声动瑞金党建品牌项目系列活动之TELL+科学?嘉年华。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传播活动,以科学读物阅读、科普知识交流和科技工作者的故事演讲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启发参与者认识科学、体验科学、崇尚科学。
瑞金与科学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有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办公总部——明复图书馆;也有被誉为全国第一座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科普教育的场所——科学会堂。而今,在瑞金社区,上海市科协、科学会堂、医院、交大医学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等一批驻区单位继续在各自领域,为推动实现科技强国梦而探索前行。
这场科学嘉年华由上海市科协指导,是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的重点项目之一。早上9点,余名来自瑞金辖区党建联建单位、“两新”组织、楼宇企业的成员,以及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的市民,开始了三小时的无手机沉浸式阅读。参与者在3小时内阅读《科学建构:从几何模型到物理世界》一书,该书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开始,到哥白尼、牛顿,最后以霍金对“膜”的解释结束,展现了科学家们建构物理世界的过程。
黄浦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庆洲,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刘健、国际部副部长肖峙,区教育局局长姚晓红,区科协党组书记龚蓓敏,区科协主席吴赛阳,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树杰、办事处主任米文蕾等出席此次活动。
对于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的读者而言,在3小时内读完这本科普书籍有一定的挑战,但参与者们却表示:尽管参加活动前还是比较担心的,但是通过今天的集体阅读环节,不仅对科学类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也增强了今后阅读科学书籍的自信心。
午休时间,科学类书籍的书评比赛与书籍交换,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活动的参与者都会携带一本自己喜爱的科学或者科幻类的新书,并且事先撰写30字左右的书评。所有书籍都被装入了特制信封里,并且由志愿者把书评誊写到信封上的书评区域。完成无手机阅读的参与者将领取到5枚蓝色贴纸,他们自由阅读信封上的书评,并最终评选出五个最受欢迎的书评。
“总有一个时刻,生命和死亡聚到一起,那里没有演化,也没有命运,只有存在。”书评的第一名获得者缪旭妍,当天带着四岁儿子来参加比赛。她为《爱因斯坦的宇宙》这本书写的书评,以深刻的见解和精炼的语言获得了满堂喝彩。
如果说上午的科学阅读是一场思维上的盛宴,那下午的故事演讲,则给参与者带来心灵上的触动。
下午两点,科学故事演讲正式开始。
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树杰在致辞中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承载着大国崛起的梦想。
社区,是科学知识普及的最前线。今天,瑞金街道主办这场以科学为主题的嘉年华,就是希望从科学工作者的鲜活故事中展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国家科技发展的变迁与成就,感悟中国科学工作者不一般的初心、坚守、使命与担当,以此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同时也希望,瑞金街道将以此为起点,积极搭建起科学与广大白领、城市居民、青少年学生的桥梁,引导大家进一步认识科学、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积极打造“上海社区科普第一站”。
No.1
第一位演讲者是一位教育学博士,也是上午科普书籍的策划者宁彦锋,作为一名文科生,他以前对科学的理解也不太深,直到接到任务去编辑一套科学读本,才开始深入的思考科学和自身的关系,他想告诉大家,科学本身并无好坏,但会随着使用者不同,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社会大众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对于科学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No.2
第二位演讲者柳红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她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药物研发的历程:中国的药物工业和科研,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仿制到创新的过程,柳红作为这个过程的深度参与者,能够充分认识到创新的不易,药物研发的周期长,风险高,作为药物研究者,如果不能坚守自己的初心,很容易放弃,而正是由于一代代的科学家们的献身精神,中国的药物研发,才呈现良性发展的局面。
No.3
作为第三位演讲者,上海中医文献馆的馆长贾杨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医药里被现代科学所证明的功效,但尽管如此,中医依然不是科学,而是另一种探索世界的方法论,中医的魅力在于它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经验结晶,中医得到国人的信赖源于它的实效性。在对科学精神的倡导中需要警惕唯科学主义的倾向,这样科学才能保持健康的发展。
No.4
第四位演讲者姜雪峰是被世界最著名的化学国际组织IUPAC评选为代表硫元素的青年科学家。他有一个梦想,就是为化学正名。他认为作为一门为人类创造物质的科学,化学现在却成为人们心目中污染和危险的代名词,而他之所以选择最具污染性的硫作为研究方向,也正想告诉大家,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化学和绿色生活可以兼得。
No.5
第五位医院脑神经外科的主治医生,在一次次的脑部手术中,他亲身体会了作为万物之灵的最高表现形式——人类大脑的各种功能。他讲述了大脑对语言、生殖以及视觉的控制等重要功能,介绍了中国脑外科研究从起步不断走向世界顶尖的发展历程。
此次活动的举办
为活动参与者带来了一场
思维的盛宴
很多活动的参与者也纷纷表示
科学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瑞金有底蕴、有优势、更有责任,整合优质科普资源,健全科普阵地、队伍、项目体系,积极打造“上海社区科普第一站”。
让“在瑞金,爱科学”
成为每一位社区成员的共识与心声
部分来源:瑞金二路街道
编辑:廖梁燕编审:蓝育文监制:张锋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