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检查之一,在临床辅助诊断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什么是肌电图?
就像心电图记录心脏的电活动;脑电图记录大脑的电活动一样,肌电图就是记
录神经肌肉电活动的检查。
肌电图检查使用特殊的电极,分为两种电极(1.皮肤表面电极,2.针电极)记录肌肉和神经产生的电信号。
通过对肌肉和神经电信号的分析,医生可以判断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元、神经根、外周神经、神经肌肉连接处和肌肉)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具体部位。
肌电图检查有什么用?
客观的确立有无周围神经损伤
区别神经源性与肌肉源性损伤
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及具体损伤的部位
观察损伤神经的再生与修复状态
特殊手术如肌肉移植前后的评估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肌电图检查呢?
当患者出现:
肌肉萎缩
无力
手脚麻木
肌肉酸痛僵硬
医生考虑上述症状可能由于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时,就需要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
不适宜人群
虽然肌电图是一项低风险检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合做。
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不能做针电极检查,应仔细评估肌电图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
安装外部起搏器导线的患者不应进行神经传导检查
体内有植入心律转复设备时应向心脏专科医生咨询
注意事项
检查前要停药,如新斯地明类药物应于检查前16小时停用;
保持皮肤清洁,不要涂抹含油脂的护肤品;
检查当天穿宽松衣裤,不宜空腹检查,避免出现低血糖;
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检查医生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出现不适要及时与检察人员沟通。
苗建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医院神经内科(全军神经内科中心)副主任。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病学博士,曾在美国纽约州立StonyBrook大学医学院留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10余年,具有丰富的科室管理经验。
在医院神经内科从事神经病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年;熟悉本专业领域国内和国外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对本专业的疑难、危重病人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多次受邀或科室委派参加院内、院外危重患者的抢救以及疑难病症患者的会诊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第四军医大学“科技创新”课题、“优秀中青年人才资助计划”基金课题、医院“优秀科技苗子人才”基金课题、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科研项目10项,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在国内统计源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6篇
荣立“三等功”1次、获解放军院校育才银奖、“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入选第四军医大学“优秀中青年人才资助计划”、医院“精英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认知障碍与痴呆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神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陕西省和西安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张冬子,医院执行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在读。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从医20余年,在医院神经外科进修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医院神经显微学会委员,陕西省神经介入学会会员。首都医院进修神经显微技术。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基金4项,参与西安医学院校级课题2项。主持西安医学院新技术新业务2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
专业擅长于脑血管介入手术:全麻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急性脑梗死的介入溶栓、机械取栓,支架成形术,独立完成局麻下全脑血管造影术例。
熟练完成神经外科各种显微手术操作:例如颅脑损伤开颅手术、脑出血的微创及开颅手术、脑膜瘤,胶质瘤的开颅手术、颅骨修补术、脑积水分流术,亦可开展复杂的神外显微手术,例如翼点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脑内低级别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癫痫手术切除等。
开展部分复杂的颅底手术,如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蝶骨嵴内1∕3脑膜瘤切除、乙状窦后入路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枕正中入路小脑肿瘤切除术等。
开展部分脊髓手术:如脊髓栓系、脊髓空洞症、椎管囊肿等;能够开展颅内外血管吻合术,脑干血肿清除术等。同时熟悉神外ICU工作,对神经外科急诊、抢救、疑难病症等及其并发症的处理熟练。
年1月获第二届西安市“十大杰出好青年”(创新创造好青年)称号。
编辑:隋璐雅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