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因脑干肿瘤病逝;
年7月,中国游泳队功勋教练徐国义因脑肿瘤去世;
年8月,演员王大陆的母亲因脑干肿瘤破裂,紧急抢救手术无效后逝世。
”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脑肿瘤备受忽视,但事实上,以脑胶质瘤为代表的恶性脑肿瘤仍然是当前中国癌症攻坚战中最难攻克的癌种之一。
脑肿瘤,尤其是原发性脑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一直是诊疗难度最大的疾病之一。据柳叶刀子刊《神经病学》(Neurology)研究文章显示,全球最大规模脑肿瘤统计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人数双双第一,脑肿瘤防治任重道远。
▲图源:sciencedirect
手术仍然是脑肿瘤治疗的首选
一旦确诊脑瘤,患者最关心还是应该如何治疗。以现有的临床数据来看,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手术仍然还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恶性脑肿瘤与其他部位的肿瘤不同,脑肿瘤极少发生远处转移,仅是局部浸润或脑内播散,不会转移到脑外的其他脏器,这使得无论是肿瘤处于早期还是晚期,只要患者满足颅脑解剖可达、生理状况允许、医生技术有保障这三个条件,首选治疗方案一定是尽量争取全切肿瘤。
▲图源:medicinenet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手术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手术的优势主要为以下三点:
手术切除肿瘤可以放缓肿瘤继续长大压迫周围组织;
手术可以降低颅压,缓解患者术前的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
手术时取出的肿瘤组织进一步在显微镜下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下,在明确肿瘤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为后续的治疗打下基础。
但是由于脑肿瘤的位置特殊,很难达到完全切除,手术中损伤任何功能区,术后都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语言、思维、运动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恶性脑肿瘤来说,手术的目的是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而肿瘤残留越少,术后肿瘤复发的几率也越小,患者的寿命就越长。
厚朴方舟日本公司董事、日本脑神经外科学会的最高奖“佐野圭司奖”获得者寺本明教授曾在接受厚朴方舟采访时谈道:“手术并不是%可以成功的,有时手术可能会使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手术时要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风险,不要勉强。即使是再进一步可以将肿瘤完全摘除,但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害,我也会放弃完全摘除,转而采用更为保守、安全的手术,从而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
而对于无法通过手术完全切除的脑肿瘤患者,寺本明教授认为还需要综合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来降低脑肿瘤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寺本明教授指出:“无论是良性脑肿瘤还是恶性脑肿瘤,手术治疗结束后,都需要进行其他治疗,日本的脑外科医生要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病情,以期获得更好的预后。在日本,从开始的术前诊断、到手术、再到手术后的放疗、化疗等,脑外科医生都要全程负责”。推荐阅读:脑瘤复发演变成“罗生门”,日本“国宝级”名医帮36岁的他走出困境
日本脑神经学会会长,世界神经外科学会副会长——寺本明教授
寺本明教授在神经外科领域已经有47年的丰富诊疗经验,在神经外科的微创手术领域不断攀登高峰,不仅提高了日本神经外科的整体水平,也为众多脑肿瘤患者带去新的希望。他是最早将内窥镜微创手术引进日本的专家;缔造了脑垂体瘤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2.6%的传奇;早在就职日本医科大学脑神经外科主任教授时期,就已经完成了约例经鼻垂体脑瘤手术(其中主刀约例),手术数量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五,日本第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肿瘤的预后也正在不断提高,如果选择权威的医生诊治,预后效果将会进一步提升。厚朴方舟作为日本脑神经外科名医寺本明教授的签约合作伙伴,可以为国内不幸罹患脑肿瘤的患者预约寺本明教授诊治,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通过拨打热线--或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