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最爱大北京,ID:zadbj。本文经授权转载。
北京医保政策重大调整来啦!
大病职工高额医疗费用
可“二次报销”
单位和个人
无需额外缴纳医疗保险费
低保人员起付标准降50%
大病保障城乡一体、待遇一致
快跟着团团来看看
为减轻大病职工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北京市医保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的通知》。本市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于年1月1日起实施,参保职工年度医药费用纳入大病医疗保障报销范围,减轻个人医药费负担1.68亿元。一重磅!北京高额医疗费可二次报销,个人单位都不缴费1
医保门诊封顶线提高至元/年
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中,门诊报销封顶线2万元,住院报销封顶线50万元。
参保职工在享受上一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扣除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金额后,超过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二次报销”。
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均可自动纳入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范围,单位和个人无需额外缴纳医疗保险费。
2
超过5万元(不含)以上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医疗支付70%,上不封顶
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机衔接,待遇一致。
随着起付标准联动调整,城镇职工大病保障起付标准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1.3倍。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为元,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为元。
3
超过5万元(不含)以上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医疗支付70%,上不封顶
参保职工起付标准以上(不含)部分累加5万元(含)以内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由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60%;超过5万元(不含)以上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由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70%,上不封顶。
4
大病保障还将向特困群体倾斜一致
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特困供养人员和低收入农户等困难人员,起付标准降低50%,各费用段支付比例分别再提高5个百分点,即5万元(含)以内报销65%,5万元以上部分报销75%。
5
按年度结算,系统自动支付
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一个年度结算一次,用人单位需提供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情况,在扣除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金额后,自动打入参保人员个人账户。
6
“二次报销”,可减轻该参保职工医疗费用负担.5元
参保职工老王患有大病,在年发生的门(急)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并扣除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金额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仍有20万元。
根据城镇职工大病保障规定,那么元以上的元由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机制进行“二次报销”。
其中,5万元以内部分,二次报销60%,即基金支付3万元;5万元以上的部分元,二次报销70%,即基金支付.5元;经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二次报销”,共计可减轻该参保职工医疗费用负担.5元。
附:一图看清二次报销的“真相”
二北京医保新规受益每一个患者,看病真的不贵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
都是医保看病受益者
1
医保门诊封顶线提高至元/年
(1)从元/年调整到元/年
北京市医保局发布:
从年起,北京将城乡居民医保现行门诊封顶线从元/年调整到元/年!本次门诊封顶线调整不增加年城乡居民个人缴费。
另外,为方便城乡居民就医并引导合理就医秩序,医院、医院等区属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由75%提高到78%。
(2)北京医保年将增加种药品
年1月1日起,北京市医保将增加种药品,其中涉及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
北京市还对主要在门诊使用、非处方药等种药品,按国家规定对限定支付范围进行了调整,限门诊使用和定点药店购药时医保基金予以支付。
2
“一老一小”个人缴费元/年人均财政补助增千元
(1)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均有提高
北京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启动。此次调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结构,个人缴费标准和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同时调整,老年人、学生儿童、劳动年龄内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均有提高。
年城乡居民老年人人均筹资标准为元/年,其中,个人缴费元/年,财政人均补助元/年;学生儿童人均筹资标准元/年,其中,个人缴费元/年,财政人均补助元/年;劳动年龄内居民人均筹资标准元/年,其中,个人缴费元/年,财政人均补助元/年。
参保个人须按新的缴费标准在扣款账户中存有足额存款,确保能如时扣款完成参保缴费。
(2)老年人、学生、儿童个人缴费增加元
据了解,为保证本市城乡居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年,人均财政补助增加元,老年人、学生儿童个人缴费增加元,劳动年龄内居民个人缴费增加元。
本市将通过持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提升对居民医保的运行保障力度。
3
门诊医院提高报销比例
市医保局自年起,将持续优化居民医保待遇政策:
在年将居民医保住院封顶线提高到25万元的基础上,为鼓励支持城乡居民区内就医,医院报销比例,医院、医院等区属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78%。4
放开政策,扩大门诊首诊范围
(1)需要先在基层首诊才能转诊
按以往政策,城乡居民中的老年人和劳动年龄内的参保人员,需要先在基层首诊,才能转诊到选定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否则不能享受医保报销。
(2)扩大门诊首诊范围
自年1月1日起,本市将放开政策,扩大门诊首诊范围,由原来的基层定点医疗机构首诊扩展到区、镇两级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
这意味着只要参保人选择医院作为个人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就医,享受医保。这些医疗机构同时还医院,如有需要,医院。
5
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1)昂贵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一后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门诊实际补偿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住院实际补偿比例提高了8个百分点,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用药范围进一步扩大,常见病、罕见病及一些癌症昂贵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目前,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后参保人员达到.8万人,其中老年人.5万人,学生儿童.8万人,劳动年龄内居民58.5万人。
(2)全体城乡居民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年财政部门按照每人每年元对城乡居民医保给予补助,财政补助占总筹资额的88%。基本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数量由家左右增加到近家。
全体城乡居民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农民就医不再先垫付后报销。当年,居民参保人员就诊次数增加了万人次。
6
实现困难群体的应保尽保和兜底保障
北京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特困供养人员、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见义勇为人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弃婴、退离居委会老积极分子、退养人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去世离休干部无工作配偶、低收入农户、残疾人员等13类困难人员,其个人缴费由财政全额补贴,个人不需缴费。
制度统一以来,财政已投入近1.5亿元保障了37万困难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困难群体的应保尽保和兜底保障。
7
城乡居民集中参保时间持续至明年2月底
年城乡居民集中参保时间为年11月11日至年2月29日。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办理参保手续的参保人员,仍可从年1月1日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参保手续办理期间发生的符合医保基金支付要求的医疗费用可申请手工报销。
学校负责在校学生参保,老年人和无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社保所或长期居住地社保所参保。每月5日至20日,居民还可在社会保险网上申报平台自助缴费。
8
调整48项医疗服务价格,包括10元的价格规定
结合本市医疗服务实际,对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调整。据悉,此次调整涉及48项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口咽部异物取出术、肢体静脉切开取栓术、全肺灌洗术等。(1)价格规定为元的类别
调整中对项目内涵、除外内容、项目价格、医保类别、工伤保险类别等皆给出了明确的规范。
像肢体静脉切开取栓术,包括消毒铺巾,切开皮肤,游离静脉,静脉肝素抗凝,阻断并切开静脉,挤压肢体远端或取栓导管取栓,冲洗、缝合静脉,彻底止血后放置引流,关闭切口等在内,价格规定为元,属于甲类医保类别。
(2)价格规定为10元的类别
像动脉内高压注射项目,价格规定为10元,包括将造影导管送至拟造影动脉部位,应用高压注射泵进行动脉造影;导管尾端接压力监测,测定动脉内压力,必要时在特定部位取血进行血气分析。
不含动脉造影、监护、影像学引导(DSA引导)也属于甲类医保类别。
(3)价格规定为8元的类别
像显微镜下幕上浅部肿物切除术,价格规定为8元,该项服务指胶质瘤、脑转移瘤、胶质增生、脑膜瘤。
服务内容包括上头架,消毒铺巾,切皮,双极止血,气钻或电钻颅骨钻孔,铣刀取下骨瓣,头架附加,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暴露并切除肿瘤,根据情况行超声吸引、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装置、骨瓣复位、缝合、包扎。
不含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监测、超声吸引。
9
北京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可预医院号源
患者可通过北京预约挂号统一平台,预医院号源。市卫健委日前发布《关医院接入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的通知》。北京预约挂号统一平台(预约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