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岁的许女士,出现阵发性头痛3年,疼痛部位位于右侧顶部,针刺样,休息后可以缓解,一直以为是偏头痛,没有重视,症状逐渐加重,医院做了头颅MRI检查,提示右侧顶部占位病变,考虑脑膜瘤。
许女士和家人这下有点紧张,多方打听,慕名医院神经外科,找到主任医师樊友武。樊友武主任看到片子后,指出这是一个位于右侧顶部的脑膜瘤,一般情况下属于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愈,随即为患者安排了住院。
神经导航定位精准3CM“鸽子蛋”脑膜瘤被取出脑子里面的肿瘤,有时候定位非常重要,为了精准定位,樊友武主任手术团队给患者做了薄层MRI检查,并将数据导入到神经导航系统。
手术当天,患者全麻后,先通过神经导航系统将患者资料注册,然后移动导航棒确定肿瘤的边界,将脑内的肿瘤范围清楚呈现在头皮上,方便了医生更好做手术切口规划。
许女士的脑膜瘤增强后出现很明显的脑膜尾征,提示了这个脑膜瘤的基底范围更大。为了斩草除根,手术团队将切口设计足够大,能够尽量将肿瘤的基底硬脑膜包括在内,做到完全切除。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完整摘除了许女士的脑部肿瘤,直径约3cm,外形像“鸽子蛋”一样。许女士术后恢复顺利,神经功能完全正常,术后病理提示“脑膜瘤”,术后正常拆线出院。术后复查肿瘤完全消失。
樊主任说,对脑膜瘤进行手术,关键是找准位置。根据肿瘤的位置,医生会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靠近表面的肿瘤通常比位于颅底的肿瘤更容易切除。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接受MRI检查,以确保肿瘤不会复发。
绝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的樊主任说,脑膜瘤是发生在脑膜上的肿瘤。从严谨的医学角度来讲,是起源于颅内蛛网膜颗粒细胞的肿瘤。在人的颅骨与大脑组织之间有三层膜,从外到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合称为脑膜。
脑膜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的凸面、颅底和鞍旁区域等部位,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20%,仅次于胶质瘤,居于第2位。脑膜瘤以成年人为多,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左右,老年人与儿童较少。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发病率会比较高一些,约为2:1。
脑膜瘤多发于中年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膜瘤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越来越年轻化,如今我国每年新发病的人群大概是8万~10万。
目前,脑膜瘤确切的发病原因还没有找到,一般认为与自身内环境和遗传因素相关。脑膜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绝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的,仅3%为恶性脑膜瘤。
素材来源:紫金山新闻。内容编辑:南报融媒体见习编辑张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章和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后台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