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通州院区神奇医术微创开颅除肿瘤,居

前不久,医院(通州院区)为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李女士做微创切除肿瘤手术,手术不仅不用剃光头,术后第二天李女士就可以下地活动,一周后出院。这个神奇的手术是怎么做到的?医院(通州院区)手术室负责接送患者的护工王师傅遇见了件怪事,来做开颅手术的患者李女士居然不是“光头”,王师傅很纳闷:“不会是大夫们忘记给病人剃头了吧?”旁边的护士指了指李女士眉毛上的3-4cm切口标记:“您看,今天的手术是从这儿来做。”随着微创技术的逐步发展,开颅手术不需要再在术前剃掉头发,让患者能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保持美丽”也成为了可能。

今年52岁的患者李女士,从去年5月开始出现右眼视力下降的症状,多次就诊,使用眼药水滴眼,奈何疗效不佳,视力仍然在逐渐下降。

7月份,她来到医院(通州院区)眼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她的右眼几乎完全失明,当即建议其做头部磁共振扫描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李女士的大脑里长了一个直径约2.5cm的肿瘤,肿瘤躲在视神经的正下方,位置稍稍偏右,正好压迫右侧视神经,李女士的视力下降正是它搞的鬼。神经外科主任刘藏结合患者病情和检查结果,诊断其患有““鞍结节脑膜瘤”,需要做开颅手术切掉肿瘤,才能有机会挽救丧失的视力。

导致李女士视力下降的元凶——鞍结节脑膜瘤

鞍结节脑膜瘤是什么?

临床上,将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膈以及蝶骨平台的脑膜瘤统称为“鞍结节脑膜瘤”,该疾病好发于中年人,以女性患者多见。鞍结节脑膜瘤在早期体积尚小时没有任何症状,不易发现。肿瘤增大后压迫视神经即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很多时候患者首先就诊于眼科,经过一段时间排查,等检查出来肿瘤的时候,视力已经很差了,像李女士这样术前视力几乎已经快丧失了的病人不在少数。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鞍结节脑膜瘤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手段。鞍结节脑膜瘤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由于肿瘤位于颅底的正中央,位置深、周围结构复杂,在这个部位手术稍有不慎,伤到血管或者神经,患者术后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幸运的是,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如果能够通过手术完整切除,可以挽救视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刘藏组织科内查房及术前讨论,分析认为李女士的肿瘤位于稍偏右侧,其右眼视力几乎丧失,手术应从右侧开颅,保护好视神经,同时尽量挽救右眼视力。常规的神经外科手术开颅需要为患者剃掉头发,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创伤较大,出血多。在考虑到患者对美观的要求,对术后生活质量的追求,刘藏决定采用“经眉弓入路”切除肿瘤的微创手术方案。这个手术只需要在患者眉毛处做一个长约3-4cm的小切口,不用剃去秀发,即可微创切除肿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经过严密的前期准备,李女士的手术治疗提上了日程。手术切口及术后愈合情况术后第二天下地活动,一周后出院8月14日,手术正式开始,刘藏团队有条不紊地进行头架固定、消毒、切开皮肤、颅骨钻孔、取下骨瓣等一系列操作。高倍显微镜下,刘藏娴熟地使用显微器械将肿瘤与周围的神经和血管一点点分离开来,分块切除了肿瘤,让李女士的视神经得到了充分的减压。经过了3个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结束了,术中出血不到毫升。随着麻醉复苏,李女士逐渐清醒了过来。助手王成俊医生遮住李女士的左眼,伸出手指在她右眼上方晃动:“阿姨,来,看一下,这是几?”“3!”李女士快速回答道。“这是几?”“5!”太棒了,已经几乎丧失了的右眼视力居然恢复了,手术室里一片欢腾。术后,李女士恢复情况良好,第2天可以自己下地活动。眉弓处的手术切口愈合得非常好,没有出现颅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她的头部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完全消失;经过1周多的精心护理之后,顺利出院。术前术后磁共振对比,肿瘤完全消失据了解,医院(通州院区)神经外科已完成多例“经眉弓入路颅内肿瘤微创手术”。此类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手术的顺利开展反映了医院神经外科在颅底外科手术上的技术水平,也体验了微创和精准的神外手术理念。始终重视医疗服务创新,用新技术、新手段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内容来源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hlwnml/7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