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收治一例脑干巨大脑膜瘤患者,成功手术全部切除,治疗效果良好,病例回顾如下:
女性患者,62岁,三年前检查发现脑膜瘤,压迫脑干,在外院行手术治疗。近一年来,患者出现走路不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检查发现,肿瘤较三年前增大,大小约4*4*5cm,患者及家属在四处求医,因患者肿瘤位置深,紧贴脑干,手术风险大,对技术要求较高,医院都不敢接收。医院神经外二科门诊就诊,接诊医生李旭琴主任根据影像学表现及患者症状,认为肿瘤位于斜坡,将脑干挤压成一薄片,手术风险很大,但如果不行手术治疗,肿瘤会继续生长而危及生命。
手术前核磁及CT检查:巨大脑膜瘤,压迫脑干
为保证术后安全性,神经外二科经过充分讨论,详细制定手术方案,术中应用导航及电生理监测,保护脑干,血管及神经。最终经过14个小时的手术,肿瘤全部切除,术后第二天病人清醒,术后经脑水肿,肺内炎症,脑干功能恢复等治疗,现已顺利出院。
术中导航定位
术中电生理监测
术后复查头部CT:肿瘤切除完整,术区未见肿瘤残余,手术效果满意
知识科普: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4%,女性略多于男性。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脑膜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长,一般为2-4年。出现症状时,肿瘤体积往往已较大。临床可表现为,头痛,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相关神经症状。脑膜瘤可发生颅内任何部位,其中斜坡--脑干区结构复杂,呼吸、心跳等重要中枢都位于脑干,有多支颅神经及血管,手术风险最大,且难以做到全部切除,被神经外科医生称为“手术禁区”。
科室简介:
医院神经外二科是以神经内镜微创治疗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颅底肿瘤,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脑出血微创治疗为治疗特色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在大连市内率先引进目前世界最先进术中导航系统,并熟练应用到各种手术,可以将肿瘤、颅骨、血管呈现三维结构,应用于术前手术计划及术中定位以保证手术安全。术中电生理监测,可以降低神经的损伤几率,大大的提高了术中解剖保留神经的可能性。目前电生理监测,已成为我科桥小脑角区手术的常规应用。
李旭琴主任医师,神经外二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女子神经外科分会常委,擅长神经内镜治疗垂体瘤等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治疗颅内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等)。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三楼垂体瘤专家诊室(17诊室)
韩鹏主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神经外科门诊(17诊室)
门诊预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