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手术处理困难,因为有众多重要神经血管缠绕,所以术后效果差。近年,随着显微手术的发展以及CT及MRI在临床上的应用,本病的治疗取得较大进展。此处所述及的桥小脑角脑膜瘤包括肿瘤起于岩骨后面,或侵及小脑幕者,但不含起源于斜坡的脑膜瘤。
临床表现:由于生长的部位、扩展范围及机体代偿功能的差异,症状可略有不同。脑神经以听神经损害最多见,患侧听力减退和早期耳鸣占90%以上,眩晕较少见,前庭功能试验和电测听检查多可发现异常。其次为轻度面神经损害;病侧面肌瘫痪或面肌痉挛多为早期表现,有人报道约占68%。三叉神经损害也较多见,病人表现患侧面部麻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若三叉神经运动支受累可见颞肌萎缩。个别病例患侧面部或舌部阵发性剧痛,单就疼痛的程度难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治疗: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惟一有效的方法。
患者缪某某,女性,45岁,住院号:。患者因“左耳耳鸣一年余”于-03-4入院,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左耳耳鸣,未引起重视。外院影像结果示:左侧左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于-03-8行“左侧桥小脑角脑膜瘤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病理报告示:脑膜瘤
本例手术由以下医护人员协作完成:
主刀:张良
助手:李业海
麻醉师:梁荣耀
手术护士:和柳焱陈林
护理团队:李立娜、杨春婷、唐海兰、李小锋、李琼等
图1:术前CTA报告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内存在少许小血管,考虑为脑膜瘤;余脑内动脉未见异常。
图3:术前MR报告示1.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脑膜瘤;2.脑白质少许变性灶;3.左侧侧脑室稍扩大,考虑为发育因素;4.部分空泡蝶鞍;5.MRV:双侧横窦及乙状窦局部信号缺失、减低,考虑为血流因素。
术后MR报告示:1.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改变,原病变已切除;2.左侧小脑半球内新增异常信号影,术后水肿或缺血可能,请结合临床。
图5:术后病理
编辑、排版:李俏
神经外一科(颅底脑干中心)简介颅底脑干中心由张良(教授、博士)领衔长期从事颅底脑干疾病的治疗。
主治:①脑膜瘤②胶质瘤③动脉瘤④脑出血⑤脑外伤⑥先天性血管畸形⑦脑积水⑧三叉神经痛等
联系方式
?()--
?手机:(张医生)
(李医生)
?(张医生)
(李医生)
?12楼外一科
长按图片识别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白癜风的专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