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提醒,关键时刻能救命脑卒中高发

秋冬季是脑卒中高发季

我院汪昕名医工作室团队成员

神经外科专家李秋平

神经内科专家费国强

就“脑卒中”话题

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

央视报道

62岁的张阿姨

前段时间视力突然模糊

走路也容易往一边偏

来我院检查后

被诊断为脑梗塞

梗塞部位位于枕叶视觉中枢

无独有偶

65岁的李大伯

最近和家人说话

总是前言不搭后语

记性也变得特别差

经检查后诊断

李大伯左侧大脑后动脉

也出现了梗塞

其实张阿姨和李大伯患的

就是我们常说的

“脑卒中”(即中风)

▲知名神经内科专家汪昕教授揭示“脑卒中”真相▲

脑卒中

或称中风、脑血管病,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

相关数据显示

“卒中”年轻化趋势明显

秋冬换季更是高发

已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

但大家也不必过于紧张!

知名神经内科专家汪昕教授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卒中的发病机制逐步被揭示,预防性的手段不断在发展,脑卒中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可防可控的疾病。

树立科学的观念

了解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及时给予正确的干预措施

必将有效防控脑卒中的发生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脑卒中是一个多病因的疾病

要有效预防

首先必须了解并牢记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因素

如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等,目前尚未能有很好的干预措施,在此类患者中需要重视合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者,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吸烟,均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过度大量摄入酒精,易致出血性卒中,如需饮酒,一定要适度。

肥胖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较高,其中尤以腹型肥胖者为甚。建议监测体重指数(BMI),即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

此外,如口服避孕药,也会使得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较未服用者明显升高。

合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均是导致脑卒中的元凶。

汪昕教授

医院党委书记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每个人的危险因素、身体条件、所处环境均不相同。在控制危险因素时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简单地断定适合别人方案的就适合自己,也不能光看化验单上的正常范围判断自己是否正常。因人而异,建立个体化的诊疗策略,是卒中预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脑卒中”发病前的警告信号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但是在典型症状出现前,患者会出现一些身体警告症状。

汪昕教授给大家推荐了脑卒中快速识别“FAST评估法”,通过“FAST”判断法,尽早识别自己或家人是否患有卒中,可及时救治卒中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汪昕教授提醒: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也包括突然一下子的行走不稳、言语不清、视物不清、吞咽障碍。一旦出现症状,3至4.5小时内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打通血管,从速缓解症状。因此,一旦有突发不适,一定要及时就诊,切勿延缓时间。

揭开脑卒中神秘的面纱

大家也就不必谈“卒中”色变

重视传统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

警惕“FAST”警告信号

真正做到“医未病”

将其成为“可防可治”的疾病

10月29日(“世界卒中日”),为了增强民众对脑卒中的防范意识,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组成的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医护团队及营养科来到洪文社区,为社区居民开展了一场科普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

健康咨询现场

汪昕名医工作室

部分专家11月开诊信息

汪昕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神经内科专家,医院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

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癫痫专科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慢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项目,美国NIH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四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担任《Naturereviewsneurology中文版》、《Epilepsia中文版》《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副主编,以及《中华神经科杂志》等多本杂志编委。共发表论文篇,其中在Epilepsia,Neuro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

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擅长癫痫、脑血管病、神经康复等疾病诊治。

特需门诊:11月1日(周五)上午

丁晶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癫痫及睡眠障碍亚专科主任、脑电图室负责人。获年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青年医师奖,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脑血流与代谢分会常委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癫痫学组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共患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癫痫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曾赴英国皇家医师协会,澳医院进修。现主持及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癫痫、脑血管病、神经影像、脑电图。

特需门诊:11月8日(周五)上午

马昱

硕士,副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科研秘书。

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自年以来一直就职于医院神经内科,年取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医学硕士学位。读研期间完成了“雌激素与癫痫发作的关系”研究课题,并发表相关论文数篇;参与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工作及国际/国内多中心的药物临床课题研究。

擅长癫痫病、脑血管病和眩晕的诊治。

特需门诊:11月13日(周三)上午

董继宏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神经肌病亚专科主任、肌电图室负责人,神经内科教学秘书。

目前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肌病与电生理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生理学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和《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编委。

擅长运动神经元病、各种周围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和肌肉疾病的诊治。

特需门诊:11月22日(周五)上午

胡凡

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博士、INCLEN临床流行病学硕士。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第七、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常务委员。发表中英文论文(包括SCI论文)10余篇,参与主持多项市局院级课题。参与编写实用外科学、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等书籍。参与培养研究生近10名。

擅长应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胶质瘤、脑膜瘤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积水等脑室病变以及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特需门诊:每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每周二下午

李秋平

副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外科脑与脊髓血管微创神经外科亚专科主任,医院神经外科执行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颅脑肿瘤、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及脊髓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对于颅神经疾病、颅脑外伤等疾病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特需门诊:11月25日(周一)上午,每周五下午

专家门诊:每周五上午

费国强

副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执行副主任。上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熟练掌握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

擅长神经内科疾病,尤其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和眩晕的诊治。

专家门诊:每周一、周二下午,每周三、周四上午

彭伟锋

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专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癫痫和脑电生理。

擅长癫痫的综合诊治,脑电图判读,脑血管病、头痛、头晕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专家门诊:每周三、周四下午,每周五上午

黄啸

副主任医师,医院心理医学科执行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委、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疼痛专科分会青年委员。

医院精神病学、抑郁、焦虑及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心身疾病、进食障碍、强迫、恐怖、适应障碍、学习障碍、早期精神障碍、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等。

专家门诊:每周四全天、周五上午

门诊预约方式:

1.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iq.com/jbxnml/4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