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穷人rdquo的分子影

如何败火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30978.html

本文个字,23幅图片,9篇参考文献,1篇相关链接文章,建议阅读时间45分钟。

APT(AmideProtonTransfer,APT)酰胺质子转移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种新的磁共振技术。该技术被认为是开启了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的新篇章,又被我们很多科学家称为“穷人的分子影像学技术”。由于笔者不是科学家,才疏学浅,对于该技术深奥的原理理解不多,所以本文主要简要的介绍一下APT技术在MR临床及放疗中的一些应用。一.APT技术

APT技术其实可以看做一种特殊的CEST技术。

前文链接:什么叫做磁化传递MTC?

临床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基于氢质子进行的,也就是只含有1个质子,中子数为0的氢元素。人体磁共振的信号主要来源于水和脂肪,而一些诸如结合水等成分的组织,由于进动频率带宽范围特别大,T2值特别短,很难在磁共振上显示。

MTC(MagneticTransferContrast)和CEST(ChemicalExchangeSaturationTransfer)等效益则使得用磁共振来进行一些小分子或者蛋白探测成为了可能。

图1:JohnsHopkins的PeterC.M.VanZijl教授

约翰.霍普金斯(JHU)大学的PeterC.M.vanZijl教授团队在用NMR做乳腺癌研究的时候,在8.3ppm处发现有明显的谱线变化,并且谱线的强度会受到pH(酸碱度)的影响。说明在8.3ppm处有化合物。

图2:周进元教授(APT技术发明人)

年,JinyuanZhou周进元教授和vanZijl在NatureMedicine杂志发表论文,首次实现了活体内自由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探测,APT技术正式形成。

图3、4:APT技术的一些重要论文

医院的孙哲教授等,研究了优化的射频饱和方案以提高CEST质子转移率。

年ISMRM,飞利浦的科学家JochenKeupp首次利用飞利浦的多源发射技术,大幅度的延长射频饱和时间,提高APT的效率。

图5:射频饱和时间和对APT显示的影响二.APT原理

APT技术是一种特殊的CEST技术。其基本原理也和CEST一样。

图6:APT技术原理示意图

由于酰胺质子是在8.3ppm处,会首先发射一个偏离水中心频率3.5ppm射频饱和脉冲,激发酰胺质子。游离蛋白及多肽中的酰胺里的NH基团含有氢质子,饱和的酰胺质子会和未饱和的自由水的氢质子完成交换。持续饱和的结果就是,自由水中的质子经过和酰胺质子的交换,也产生了饱和效应。这个时候进行采集,自由水的信号会下降。

图7:APT的生物物理原理示意图

游离蛋白质中的酰胺质子(H)被特定频率的饱和脉冲长时间作用。饱和的酰胺质子和自由水的氢质子进行交换,导致水信号的衰减。衰减的程度和组织酰胺质子的浓度是呈正相关的。

利用射频饱和脉冲得到的饱和图和未进行饱和的非饱和图,可以计算出需要的APTw(APTweight)APT权重图像。

在计算APTw或者形成APT加权图像之前,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的处理和运算。为了获得可靠的APT对比,需要首先评估MTR不对称性百分比(MTRasymmetric%,简写MTRasym)。MTR是磁化转移率(MagnetizationTransferRatio,MTR)。

要得到MTRasym(%),首先要得到Z-spectrum(Z频谱)。何谓Z频谱,就是根据不同的频率带宽,测量一系列的水信号水平。通过这样一个频谱,测得的水饱和信号频率作为饱和频率。正常的MRS中,以四甲基硅烷为参考(0ppm),水的频率是在4.75ppm,酰胺质子在大概8.25ppm,与水相比相差3.5ppm。为了方便,以水的频率作为中心频率,在Z频谱中将水的频率设置为0ppm。

利用B0map对每一个体素的Z-频谱进行校正,通过找到最大的水饱和频率,来确定水的中心频率,也就是Z-频谱的0ppm位置。

图8:Z-频谱图

在0ppm处,由于是水的中心频率,这个时候在这个频率带宽的脉冲将完全饱和水。图中,在+3.5ppm处,由于有酰胺质子存在,也会有饱和效应,信号下降。0ppm处,水被直接饱和掉,信号下降最大,处于完全饱和。

在+3.5ppm和-3.5ppm处进行非对称测量。如果不存在酰胺质子,则+3.5ppm和-3.5ppm的信号强度是一致的,反映在Z-频谱图中是对称的。而由于在+3.5ppm处有酰胺质子,导致在这个频率发射的脉冲会有饱和效应,而-3.5ppm则不会。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不对称。

不对称磁化转移百分比的计算如下面公式:

MTRasym(%)=(S-Δω-S+Δω)÷S0

公式中,S-Δω代表负向频率偏移时的信号强度;同理S+Δω代表同样对称位置的正向频率偏移时的信号强度;S0代表没有射频饱和时的信号强度。

APTw加权像中,计算出来的MTRasym(%)就被认为是APT权重,APTweight。

由于酰胺质子是在+3.5ppm,以3.5ppm计算的MTRasym就是APT的权重。

APTw%=MTRasym(%)=(S-Δω-S+Δω)÷S0,令Δω=+3.5ppm。

也就是S-Δω代表-3.5ppm频率偏移时的信号强度;S+Δω代表+3.5ppm频率偏移时的信号强度。

APTw%的计算公式可以改写为:

APTw%=(S-3.5ppm-S+3.5ppm)÷S0

图9:APTw显示

扫描完后,处理完了,就能够得到APTw的图像,类似于各种mapping图。图中显示结果范围在0%~5%,绿色代表0,5%为最大,用红色表示,颜色越暖,越深,代表值越大,理论上不应该出现负值。

实际上,APT权重还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酸碱度(pH值),这里就没有讲得太复杂(因为我也不太懂)。

图10:APTw或MTRasym还受很多因素影响三.APT序列及参数

飞利浦目前的APT是3DAPT,采用的序列3DmDIXONTSE序列。前面讲过,APT对于射频饱和脉冲持续时间要求非常高。

图11:射频饱和持续时间越长,APTw信噪比越高,越灵敏

飞利浦是最早进行多源射频技术的公司。采用飞利浦的MultiTransmit4D技术,利用两个独立的射频发射器实现射频的切换,双射频匀场提升发射的精准度,最终可以实现%射频占空比。可以保证射频饱和长达2~5秒。

图12:射频脉冲对于APT成像至关重要

APT扫描中,一般设置好了参数,最好不要修改。

图13:APT序列相关参数

几个比较关键的参数主要是SaturationB1rms(μT)和Saturationduration(s)饱和脉冲持续时间,一般是2秒。

扫描完后,不用做其他额外的处理,飞利浦系统自动生成APTw(APT加权图像),可以在上面做定量分析。通过测量APTw(%)可以反映酰胺质子含量,侧面反映游离蛋白质的含量。

四.APT的临床应用

APT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神经系统,主要用于的疾病是颅脑胶质瘤。年飞利浦科学家赵旭娜等人在MRM发表文章,首次将APT技术应用于人体,进行急性脑卒中的研究。

APT对于脑胶质瘤的分期及疗效评估是有最大帮助的。

研究表明,在高级别的胶质瘤中,肿瘤的活性核心具有比周围显著增高的APT效益,而坏死组织,则APT测量值比较低。

常规的磁共振扫描技术,包括增强扫描,对于肿瘤复发和放疗引起的组织坏死经常无法区别。打药后,两种情况都会强化。而利用APT扫描,则可以通过比较APT加权图及测量APTw(%)来进行鉴别诊断。

图14:APT区分肿瘤复发还是放疗坏死

如上图所示,FLAIR和T1增强,均显示强化的病灶,如何区分到底是肿瘤复发还是放疗引起的坏死呢?通过APT扫描就可以很轻易的区分。图14中上一组图像,APTw病灶值高;而下一组APTw病灶值和正常脑组织一样。最后的结果也是上面是肿瘤复发,需要立即再次手术,而下面的则是放疗后组织坏死,无需再次进行二次手术。

图15、16:APT可以有效的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

另外,对于脑补胶质瘤,APT可以有效的帮助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

常规磁共振技术,对于胶质瘤级别的判读主要基于T1增强扫描。理论上:低级别胶质瘤(WHOⅠ和Ⅱ级)打药后,不强化或者强化不明显;高级别胶质瘤(WHOⅢ和Ⅳ级)打药后明显强化。

而实际情况则是,部分低级别胶质瘤打药后会明显强化;而还有部分高级别胶质瘤,打药后强化不明显。这样单纯采用常规磁共振技术和打药来对胶质瘤分级,就会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

而APT技术恰好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补充。

图17:APT对于胶质瘤级别的判读更准确

目前,医院,常规扫描会增加APT。

图18:颅脑非打药扫描,左上角是3DAPT,右上角是3DASL

另外,APT还可以用于显示早期脑卒中。

图19:APT用于早期脑卒中

上图所示,第一排是肺癌颅脑转移;第二排则是脑卒中五天。有研究表明,在脑卒中早期,组织的酸化使得APT效益降低,表现在APTw图像上就是APTw(%)值比较小,反映在图像上是偏蓝色的冷色系。这也是利用了酸碱度会对APT值产生影响的原理。

还有专家用APT来诊断帕金森病。有研究表明红核和黑质的APT下降与多巴胺神经元丢失有关,可以用这个来进行帕金森的诊断。

图20:APTw除了可以看图,还可以做定量测定

除了成人,APT技术还被用来评估儿童脑发育。

目前,APT技术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也就是头颅。也有专家将APT应用于身体其他部位,比如用于肝脏、乳腺、盆腔等。

当然,由于APT对运动非常敏感,所以用于体部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

图21:APT技术用于体部

如上图所示,将APT应用于盆腔。通过把T2WI图像和APT图像融合,可以更好的辨别盆腔生物活性靶区。

五.注意事项

APT技术是一种非常好的技术,被誉为穷人的分子影像学。也是目前唯一能够无创、无辐射的定量游离蛋白质的MR分子影像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大家注意。

APTw图像中,红色代表APT含量越高,在颅脑中主要用于胶质瘤的分级及疗效评价。但是,不是APTw中所有的红色或者值高的都代表病灶或者高级别胶质瘤。

很多组织在APTw图像上,也会表现为高信号或者高值。比如:脂肪,囊肿,血管等。

如何判断及区别这些呢?可以采用一些不同序列。比如,脂肪组织,可以增加压脂序列来判断。囊肿一般在T2WI上,结合其他序列不难判断。

另外,除了胶质瘤,有一些其他病变在APTw上也可能呈现高信号,比如:脑膜瘤、淋巴瘤以及一些转移瘤。单纯的采用APT来判断有时候也会出现差错,所以最好还是结合多个序列来判读。

另外,大家已经看到的文献上面,APTw图像可能是没有颅骨的。因为颅骨在APTw上也是非常高的信号(红色)。由于这种去除颅骨的算法可能不可靠,而且可能隐藏靠近大脑皮层的肿瘤组织,所以飞利浦新系统上的APTw图像都是有颅骨的。

图22:去除颅骨的APTw图像图23:不剔除颅骨的APTw

实际的阅片中,我们也不会把颅骨高信号的APTw表现误认为是肿瘤组织,这一点是比较好区别的。

六.总结

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下MR比较新的分子影像技术APT成像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做在体、无创、无辐射、无示踪剂的探测游离蛋白质含量的技术。

本文参考了大量文献,由于笔者才疏学浅,难免挂一漏万,有不严谨之处,尽请包涵。

参考文献

MoriS,EleffSM,MoriN,vanZijlPeterCM.ProtonNMRspectroscopyofsolvent-saturableresonance:anewapproachtostudypHeffectsinsitu[J].MagnResonMed,;40:36-42.

ZhouJ,LalB,WilsonDA,etal.Amideprotontransfer(APT)contrastforimagingofbraintumors[J].MagnResonMed,;50(6):-.

ZhouJ,PayenJF,WilsonDA,etal.UsingtheamideprotonsignalsofintracellularproteinsandpeptidestodeletepHeffectsinMRI[J].NatureMed,;9(8):-.

JonesCK,SchlosserMJ,vanZijlPeterCM,etal.Amideprotontransferimagingofhumanbraintumorsat3T[J].MagnResonMed,;56(3):-.

VandeVenK,KeuppJ.Amideprotontransferweightedimaging:advancementinmoleculartumordiagnosis.PhilipsWhitePaper,.

Three-DimensionalAmideProtonTransferMRimagingofGliomas:Initialexperiencea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jbxnml/6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