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
从9岁开始,持续性癫痫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漫漫求医路,他们从不放弃任何治疗的机会。带着希望,四百多公里的路程,他们从巫山到主城,医院神经外科,持续25年的抽搐最终得以停止。
图1//患者术后
7月23日,医院刘振林主任为34岁的杨女士成功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术后,影响杨女士25年的癫痫未再发作,恢复良好。
一个月5-10次,持续25年·癫痫让她痛不欲生
今年34岁的杨女士,家住重庆巫山县,9岁时她开始抽搐,发作癫痫,因为条件有限,一直没有得到好的治疗。
杨女士丈夫称,杨女士平均一个月发作5-10次,最长持续时间20分钟,平时只是服用抗癫痫药物,没有进行其它治疗。据了解,杨女士因癫痫发作,导致全身大面积烫伤,遗留有部分手指关节挛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近期,杨女士癫痫发作越来越频繁,在丈夫的陪同下,医院进行治疗,行CT检查提示:左颞叶占位。丈夫说:“考虑到妻子还年轻,家中还有3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想保护好完整的家庭,即使家庭条件有限,也要给妻子治疗。”经过打听,了解到医院有北京脑科专家常驻,在脑科疾病治疗上经验丰富,所以选择前往,让妻子得到更好的治疗。
图2//术前影像
一次手术·让她彻底摆脱抽搐“噩梦”
医院神经外科刘振林主任接诊患者后,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为患者查头部核磁显示:左侧颞部占位,并结合脑电图考虑患者为继发性癫痫。
图3//术前影像
神经外科刘乐洪副主任说,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病情加重,呈癫痫持续状态,静脉输入抗癫痫药仍不能终止发作,只有被迫应用呼吸机并大量应用镇静剂。
“患者癫痫症状加剧,我们只有尽快为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脑部占位病变,才能彻底解决患者抽搐问题。”在与患者家人充分沟通后,得到家属认可。在刘振林主任的带领下,神经外科团队与麻醉科团队进行联合讨论,为患者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
图4//术中划线图片
7月23日,刘振林主任为患者行脑肿瘤切除术,通过直切口锁孔入路,术中见肿瘤质地坚硬,周围有出血吸收痕迹,最后将肿瘤完整切除,手术顺利完成。
图5//刘振林主任手术图
术后患者各项指标正常,恢复良好,癫痫未再发作,已改用口服抗癫痫药物。术后送病理结果为:海绵状血管瘤伴钙化。
图6//术后CT
图7//术后送病理图
据了解,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它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畸形。但随着MRI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病人可以在手术前明确诊断。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以多次发生脑实质内的小血肿及癫痫发作较为常见。头痛和颅神经麻痹症状,如视力减退、复视、面部麻木、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也可能和海绵状血管瘤有关。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医院神经外科
(首都医院神经外科
第十病区)简介
医院神经外科为首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第十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第十病区,共享首都医院整体医疗资源,能够高效完成重庆及周边地区脑科病患的诊疗、手术和康复管理。
本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护队伍,科室为我院重点专科。本科重点亚专业为:脊柱脊髓神经外科、脑血管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颅底神经外科、颅脑创伤神经外科。
诊治范围:
颅脑创伤:中、重型颅脑创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亚低温治疗。
脑血管病:脑出血开颅及微创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及介入栓塞;动静脉畸形切除及介入栓塞,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烟雾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静脉窦闭塞血管重建手术治疗。
脑肿瘤:脑胶质瘤手术切除,脑膜瘤手术切除,垂体瘤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手术切除,脑干及岩斜区肿瘤手术切除等。
脊柱、脊髓:脊椎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脊柱畸形矫形,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
脑功能疾病: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植物人脊髓电刺激促醒术。
周围神经外科疾病:各种颈腰部疼痛微血管减压术,糖尿病肢体疼痛微血管减压术,第7颈神经移位治疗脑瘫后遗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