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特色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颅脑损伤恢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利用恒定、低强度(1-2mA)直流电调节大脑神经元活动的技术。tDCS由放置于颅骨外的阴极和阳极两个表面电极片构成,以微弱直流电作用于大脑皮层。阳极可以增加皮层兴奋性,使皮层神经组织得到易化,从而提高功能水平;阴极可以降低皮层兴奋性,对过度兴奋的皮层细胞起到抑制性作用。tDCS通过极化电流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的功能重组,调节大脑皮层的可塑性,从而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

目前,tDCS对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失语症、吞咽障碍、精神心理障碍、共济运动障碍等,以及脑瘫、睡眠障碍、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及脊髓神经网络兴奋性的改变都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具有安全、无痛苦、简便易行的特点。

?颅脑损伤意识障碍促醒:该技术能够提高受刺激部位皮层细胞的兴奋性,使皮层神经细胞重新建立起复杂的网络行为,促进患者的苏醒进程。

?脑卒中运动障碍与痉挛:阳极tDCS刺激受损大脑半球以及阴极tDCS刺激未受损的大脑半球均可以使运动功能得以恢复。另外,在卒中恢复期患侧初级运动感觉区存在着超激活现象,阴极tDCS抑制患侧上肢初级运动感觉区,可以缓解患者的痉挛。

?认知障碍:tDCS刺激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颞顶区,提高颞顶区的兴奋性可以提高AD患者的识别记忆能力。阳极tDCS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DLPFC)可以显著的提高对词的记忆力。

?吞咽障碍:阳极tDCS作用于健侧或患侧吞咽皮质都可以改善单侧半球卒中后的吞咽功能;双侧吞咽皮质阳极tDCS治疗可以改善累及双侧半球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失用。?平衡共济运动障碍:属于难治的功能障碍,采用平衡训练结合非侵入性经颅小脑电刺激技术可以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共济运动。

?帕金森病:针对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姿势步态障碍等,以及伴发的抑郁、认知缺损、精神异常等,利用非侵入性经颅电刺激技术对初级运动皮质及前额皮质进行治疗,患者的步态、运动迟缓及认知减退等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精神心理障碍:严重的抑郁症常常伴有皮质活性和兴奋性的改变,尤其是在前额叶。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是左侧前额皮质的兴奋性过低,右侧前额皮质兴奋性过高。与使用抗抑郁药物对比可见,利用非侵入性经颅电刺激技术刺激前额叶及左侧DLPFC区,对抑郁症有缓解作用,疗效等同于抗抑郁药物,且无药物副作用、效果显现更快、治疗时间更短。

?失眠:现代生活压力加剧,失眠患者逐年增加。长期慢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工作、学习效率。口服镇静安眠类药物易产生药物依赖性。tDCS治疗可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善失眠症状,使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

病例分享

家住盖州市内的一名脑膜瘤术后患者,术后20天因右小腿瘫痪来我院康复科进行治疗。入院后康复科郑丽芬主任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评估。

进行常规高压氧、针灸、低频电刺激、运动疗法一周,进展缓慢。后经过7天治疗,右侧小腿功能完全恢复,患者及家属对康复结果非常满意,并顺利康复出院。这样的病例在博海康复科已屡见不鲜,患者也口碑相传。此项技术为国内前沿康复治疗技术,我院康复科在治疗技术及专家配置方面均处于辽南地区领先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jbxnml/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