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郁琦教授:绝经管理及相关研究的发展和展望
医院郁琦教授从绝经的概念和我国女性绝经人口学资料讲起,引出我国的绝经人群研究,包括医院的生殖衰老队列研究,并分享了相关研究进展,同时和国外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对绝经激素治疗(MHT)知晓情况较差,误区较大,很大比例人群持质疑态度。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绝经学组工作者的努力,通过大力科普和巡讲以及指南的制定和更新,绝经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围绝经期保健工作的开展被写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针对MHT增加乳腺癌风险的争议,郁琦教授荟萃分析了国内外一系列影响较大的研究结果,指出MHT应当个体化,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不滥用也不禁用,正确认识MHT的风险和获益,选择恰当的药物,给患者带来最大的好处。
田秦杰教授:孕激素在妊娠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田秦杰教授介绍,随着环境变化和社会压力增加,生育率下降、生育年龄推迟、不孕症发病率升高等生育问题逐渐凸显,而孕激素在妊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应用应当引起重视。首先,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PCOS)不孕症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口服孕激素可以调整周期,保护内膜,改善PCOS患者体脂率和高雄水平,提高妊娠率。对于接受ART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黄体功能不足,有必要在黄体早期进行黄体支持。指南/共识均推荐使用孕酮进行黄体支持,可显著改善妊娠率和活产率,且经济安全。对于先兆/复发流产患者,孕激素补充广泛用于防治流产,从多重机制发挥生育保护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妊娠高血压是威胁妊娠妇女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孕激素具有抗盐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以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
史惠蓉教授:绝经激素治疗与心血管疾病
医院史惠蓉教授讲到,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根据调查,绝经后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女性人数远大于死于乳腺癌等癌症的人数。雌激素能够改善血脂与血糖,改善凝血状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内源性雌激素分泌减少,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绝经被认为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HT对心血管系统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历史上许多研究对此进行调查,研究结论意见不一。但“时间假说”认为,MHT开始的时机可影响其心血管效应。指南认为,对于年龄<60岁、绝经10年内、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绝经期女性启用MHT不增加冠心病和卒中的风险,但对于年龄≥60岁、绝经超过10年的女性,MHT可能增加冠心病和卒中风险。不建议单纯为预防冠心病而启动MHT。
陈蓉教授:从乳腺癌风险看绝经激素治疗的利弊评价
医院陈蓉教授介绍,绝经的本质是卵泡耗竭或接近耗竭,由此引发的激素水平降低是绝经相关问题的根本原因。为解决绝经相关的近期症状问题及远期的退化性疾病问题,MHT应运而生。但随着MHT的应用时间延长,MHT与癌症尤其是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引起注意。陈教授回顾分析了以WHI研究和一项年发布在Lancet的Meta分析为首的众多循证医学证据,对这些研究的设计和结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讨论,指出乳腺癌风险升高主要与MHT中的合成孕激素有关,而且与治疗的持续时间有关,患者自身情况包括BMI、基因、生活方式等也是乳腺癌风险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肥胖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医生需要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为患者选择最恰当的方案。
任慕兰教授:MHT适应证、禁忌证与慎用情况
医院任慕兰教授介绍,MHT的本质是补救卵巢功能衰退。MHT被认为是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最有效的疗法,能够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局部低剂量雌激素疗法对泌尿生殖道萎缩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指南也均推荐激素替代治疗(HRT)作为主要治疗方式。MHT的禁忌证包括:已知或怀疑妊娠、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已知或可疑患乳腺癌、已知或可疑患性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最近6个月内患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卟啉症、耳硬化症、脑膜瘤患者(禁用孕激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系统性红斑狼疮、哮喘等患有基础疾病或有病史的患者应慎用MHT,在仔细评估其个体背景后规范、个体化治疗。
刘鸣教授:MHT诊治过程中血栓风险的评估
山东第一医院刘鸣教授介绍,静脉血栓栓塞(VTE)在40~59岁女性中的发病率为1.2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最常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研究显示,MHT有可能增加VTE风险。因此,多个国际学会建议使用MHT治疗前,评估患者VTE风险,以避免VTE的发生。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形成系统的VTE评价体系,可根据肥胖、年龄、VTE病史、凝血功能异常和遗传因素等VTE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不同的MHT启动时间、给药途径、激素种类和剂量,发生VTE的风险不同。年龄<60岁、绝经时间<10年且无心血管疾病,经皮雌激素、单用雌激素、天然孕激素、低剂量的雌激素VTE风险较低。
惠英教授:胰岛素抵抗与AUB-O、不孕、流产和MHT的关系
医院惠英教授介绍,胰岛素抵抗(IR)可以发生在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三个水平。内脏脂肪是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因素。IR会引起排卵障碍、增加不孕和流产风险。雌激素可增加胰岛素敏感度,提高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雌激素口服与经皮给药相比,能更大程度减少糖尿病的发展,尤其是在绝经10年内获益更明显,但不提倡MHT用于预防2型糖尿病。适量雌激素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大剂量雌激素将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重IR。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IR评估数值标准,评估方法根据科研或临床使用目的选择。IR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锻炼和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是IR的一线治疗药物,使用时注意胃肠道副反应,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李长忠教授:围孕期遇到HPV感染
山东第一医院李长忠教授介绍,HPV感染是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可通过皮肤-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绝大多数可以自我清除。李教授对HPV致癌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使大家对这一过程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不会谈HPV色变,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患者咨询。目前未有针对HPV感染的特效药物。对于确诊HPV阳性的患者,如果有合并下生殖道感染或发现尖锐湿疣,建议治疗后再妊娠。如果发现HPV16/18感染,需要做阴道镜检查确定是否有宫颈上皮内瘤变;其它高危型HPV感染,需要做TCT检查;若发现ASCUS或更严重的情况,需要做阴道镜检查。若没有异常或者仅仅是炎症,不影响怀孕和生育。阴道镜检查HSIL时需要去除病变组织再妊娠。
唐蓉教授:高龄女性生育相关问题
医院唐蓉教授表示,随着世界范围内生育年龄的不断推迟和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高龄生育的问题越发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