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因为这个常见毛病查出脑肿瘤,医生手术

郑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921/4478470.html

6月16日,医院神经外一科病区住了二十多天的宋姐终于出院了。宋姐查出脑肿瘤还是因为一个常见的“小毛病”——头晕。她在4个月前就查出脑肿瘤,只因该肿瘤位置手术风险大,她迟迟才接受手术。

▅▅▅▅▅

今年57岁的宋姐家住江门,身体向来挺好,只是自今年2月起反复头晕。头晕发作时,能明显感觉到头重脚轻,严重的时候还吐过几次。由于以前就有高血压病史,她便以为是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但是吃药后,头晕症状并无改善。无奈之下,医院检查。

外院头部CT检查提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宋姐原本就排斥开颅手术,医生告知该位置的手术风险高后,她更害怕了。所以她并未立即接受手术。

经过保守治疗,宋姐头晕的毛病依旧反复,而且肿瘤的存在让宋姐一家始终担惊受怕。5月底,在亲友的推荐下,宋姐家人“连哄带骗”将她医院。

▅▅▅▅▅

我院神经外一科主任张良接诊了患者。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张良判断,患者颅内的肿瘤应该是岩斜坡脑膜瘤,属于良性脑肿瘤。但肿瘤主体位于中斜坡及小脑桥脑角,位置较深,且周围相关颅神经多,附近是非常重要的小脑前下、后下动脉,肿瘤血运丰富,具有巨大手术风险,稍有不慎将带来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术前CTA提示病灶内多发细小血管影

神经外一科手术团队进行了严谨的术前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决定为患者在全麻下实施右侧岩斜区肿瘤切除术。

手术顺利,成功为患者全切一颗24mm×14mm×28mm瘤子。术后病理报告示: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WHOI级,证实了张良术前的猜想。

术后患者头晕消失,手脚活动正常。术后复查提示肿瘤全切,住院一段时间后,宋姐便出院了。

▲术前术后MR对比

▅▅▅▅▅

张良介绍,岩斜坡脑膜瘤约占后颅窝脑膜瘤的11%,肿瘤附着于斜坡和岩骨。此类肿瘤通常会压迫桥小脑,将之推向背侧和对侧,瘤组织可嵌入桥脑中,颅神经被推移牵张或包裹在瘤内;基底动脉常被推向对侧,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常有分支进入瘤中。还有少数岩斜坡脑膜瘤属于毡状肿瘤,对脑干推移压迫较少,但常将颅神经和颅底动脉包埋入瘤中。因此,这个部位的肿瘤切除一直是外科医生的挑战。

肿瘤随着体积的增大和位置的不同,会逐步压迫神经和血管,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系列症状,神经系统长期受到压迫会导致颅内脑组织受损。所以,当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不要大意,应及时就诊,必要时行头颅CT或磁共振等检查,以便能早发现,早手术,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专家简介

张良

医院神经外一科(颅底神经外科)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现任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修复学会委员、广东省神经肿瘤学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学会常委、广州市精神科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资深专家等。

大学毕业至今已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4年,完成神经外科常规和高难度手术一万余例。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血管畸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救治、颅脑损伤救治以及重症急救(ICU)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微创以及显微镜下切除不同部位脑膜瘤(如岩斜坡区脑膜瘤等)、脑室内肿瘤(如中枢细胞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松果体区肿瘤、静脉孔区肿瘤、枕骨大孔区肿瘤、垂体瘤、胶质瘤、以及脑干肿瘤等。对不同部位、不同质地、不同性质的肿瘤在手术切除技巧和方法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并有独到见解。

承担、参加并完成省级以上课题5项,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中文论文40余篇,英文SCI论文7篇,参编《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学》;医院国家级“95”攻关课题“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血肿清除和中药治疗临床研究”的手术工作(此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翻译《脑桥小脑角区病变手术学》、《脑肿瘤显微手术前训练方法与视频示教》这两部书籍。

医院简介

医院

医院、事业单位

医院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医院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直医保、省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jbxnml/9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