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进岩斜坡区脑膜瘤分型及手术治疗效果的

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赵子进,袁贤瑞,袁健,等.岩斜坡区脑膜瘤分型及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59(9):-.

岩斜坡区脑膜瘤分型及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赵子进 袁贤瑞 袁健 谢源阳 张弛 李昊昱 唐国栋 姜维喜 刘庆{医院神经外科 中南大学神经外科研究中心 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

岩斜坡区脑膜瘤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肿瘤占位较隐蔽,其手术风险高、肿瘤全切除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预后相对较差[1,2]。由于岩斜坡区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肿瘤基底附着部位的差异性,肿瘤的分型可为手术入路的选择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年1月至年11月收治的例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特征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适合的手术入路及相关治疗策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岩斜坡区占位;(2)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脑膜瘤;(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中枢系统多发占位性病变。回顾性分析我科年1月至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例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例,年龄(49.9±10.2)岁(范围:22~75岁)。术前于外院治疗16例(12例行手术治疗,4例行伽马刀治疗)。病程18.0(40.6)个月(范围:1周至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头痛62例(34.6%),面部麻木或疼痛58例(32.4%),听力下降或耳鸣35例(19.6%),饮水呛咳或声嘶32例(17.9%),眼球活动障碍23例(12.8%),平衡功能障碍48例(26.8%),轻偏瘫16例(8.9%)等。术前Karnofsky生存质量评分表(Karnofskyperformancescale,KPS)评分为(78.6±13.3)分(范围:40~分)。二、影像学特征术前均行头部MRI平扫+增强扫描、CT血管造影及颅底高分辨率CT检查,评估肿瘤基底、起源、大小、形态、侵袭范围、脑干受压程度、瘤周水肿、海绵窦受累及重要动脉包绕情况等。肿瘤最大径为(44.8±10.3)mm(范围:15~80mm)。根据最大径分为四型[3]:小型(≤10mm)0例,中型(10~24mm)4例(2.2%),大型(24~44mm)78例(43.6%),巨大型(≥45mm)97例(54.2%)。脑干中重度受压[4]例(73.7%),脑干水肿83例(46.4%),脑积水64例(35.8%)。三、岩斜坡区脑膜瘤分型基于肿瘤生长方向和手术入路选择进行分型,根据术前MRI增强图像中肿瘤基底位置、累及范围及生长方向将岩斜坡区脑膜瘤分为5型及2个亚型(图1)。图1 岩斜坡区脑膜瘤的肿瘤分型的MRI增强图像:1A示斜坡型,基底起源于岩骨-斜坡裂硬膜内,主体位于中上斜坡,主要向中线方向发展至对侧生长;1B示岩斜型,主体位于中斜坡,主要向同侧生长,三叉神经被肿瘤向外推挤;1C示岩斜蝶型,主体位于后颅窝,沿岩骨-斜坡裂向中颅窝及幕上方向生长,可跨过岩骨嵴延伸至鞍背、后床突,或经Meckel腔向中颅窝进展;1D示蝶岩斜Ⅰ型,主要起源于海绵窦后部区域,可向海绵窦内生长,也可仅累及Meckel腔,肿瘤主体外侧延伸至鞍旁及中后颅窝,MRI上多数呈现海绵窦外侧壁相对粗糙;1E示蝶岩斜Ⅱ型,起源于海绵窦内并呈膨胀性生长,可通过海绵窦后壁向岩尖扩展至岩斜坡区,MRI上多数呈现海绵窦外侧壁相对光滑;1F示颅底中央型,起源于一侧的岩骨-斜坡裂,但主体沿颅底向双侧进展,广泛累及斜坡-鞍背及双侧海绵窦等双侧颅底中央区结构1.斜坡型(图1A):肿瘤基底起源于岩骨-斜坡裂硬膜,主体位于中上斜坡,主要向中线方向发展至对侧生长,可累及从鞍背到枕骨大孔整个斜坡区域,向后压迫脑干。2.岩斜型(图1B):肿瘤基底同样起源于岩斜裂,但主要向同侧生长,主体位于中斜坡并向岩尖及桥小脑角区延伸,同侧三叉神经被肿瘤向外推挤,面听神经可位于肿瘤的外侧或下极。3.岩斜蝶型(图1C):肿瘤基底起源于岩斜裂,主体位于后颅窝,沿岩斜裂向中颅窝及幕上方向生长,肿瘤可跨过岩骨嵴延伸至鞍背、后床突甚至鞍旁,或经Meckel腔向达中颅窝进展,甚至累及海绵窦后壁。4.蝶岩斜型:肿瘤基底与生长方式不同于岩斜蝶型,该型肿瘤主体骑跨岩骨嵴,累及海绵窦及鞍旁区域,主要为从中颅窝向后颅窝方向进展,根据肿瘤基底与海绵窦关系,进一步分为2个亚型:(1)蝶岩斜Ⅰ型(图1D):肿瘤主要起源于海绵窦后份与后床突区域,可向海绵窦内生长,也可仅累及Meckel腔,肿瘤主体外侧延伸至鞍旁、中颅窝、岩骨尖,经小脑幕裂孔向鞍背及后颅窝扩延,MRI上多呈现相对粗糙的海绵窦外侧壁。(2)蝶岩斜Ⅱ型(图1E):肿瘤起源于海绵窦内并呈膨胀性生长,肿瘤可通过海绵窦后壁向岩尖扩展至岩斜坡区,部分肿瘤巨大可以突破海绵窦外侧壁向中颅窝生长,MRI上多数呈现海绵窦外侧壁相对光滑。5.颅底中央型(图1F):肿瘤起源于一侧的岩骨-斜坡裂,但肿瘤基底广泛累及斜坡、鞍背及双侧海绵窦,肿瘤主体沿颅底向双侧进展,同时广泛累及双侧颅底中央区结构(如鞍上、鞍旁、海绵窦、斜坡及桥小脑角区等)。四、手术方法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根据肿瘤的分型选择手术入路,主要包括乙状窦后入路(retrosigmoidapproach,RSA)、颞下经天幕经岩骨入路(subtemporaltranstentorialtranspetrosalapproach,STTA)、扩大翼点经天幕入路(extendedpterionaltranstentorialapproach,EPTA)、颞前经海绵窦岩骨前入路(pretemporaltrancavernousanteriortranspetrosalapproach,PTCA)、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入路(presigmoid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xnmnml/1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