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内分泌内分泌危象与麻醉

一、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危象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系因腺垂体激素分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结果。

(一)病因:

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主要疾病包括:

1.原发性:

①垂体缺血性坏死:产后大出血(Sheehan综合征)、糖尿病、聂动脉炎及子痫等。

②垂体区肿瘤:原发于鞍内的各种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旁肿瘤如脑膜瘤、视神经交质瘤及转移性癌瘤。

③垂体卒中:一般发生在垂体瘤时。

④医原性:鼻咽部或蝶鞍区放射治疗后、手术创伤。

⑤其他:感染性疾病(包括炎性肉芽肿)、免疫性疾病、各种浸润性病变、海绵窦血栓形成、原发性空蝶鞍征及外伤等。

2.继发性:

①垂体柄损伤破坏:外伤性、肿瘤或动脉瘤压迫。

②下丘脑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创伤、恶性肿瘤、类肉瘤、异位松果体瘤及神经性厌食等。

(二)临床表现:

一般认为,垂体腺组织毁坏达75%~90%以上时,临床上才有不同程度的腺垂体功能减退表现;当残存的腺垂体组织不足3%时,临床上有严重的、持续的腺垂体功能减退,这些病人各种腺垂体激素分泌均减少,性腺、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均呈继发性萎缩和功能减退。其中,性腺功能减退较早出现。这类病人因感染、过渡劳累等应激情况下,腺垂体及其靶腺(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的矛盾更突出,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急剧加重而发生危象。

从病情进展过程可分为危象前期和危象期两个阶段:

1.危象前期:

在一些诱因促发下,原有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加重,是危象的开始阶段,以精神神志改变和胃肠症状加重为突出。病人严重软弱无力、精神萎靡、体温正常或有高热、血压低、脉压差小或有体位性低血压,胃肠道症状为恶心、呕吐,可伴有中上腹痛。

2.危象期:

病人出现严重低血糖、昏迷、休克,表明病情已进入危象期。

①低血糖及低血糖性昏迷:如果是较缓慢地进入低血糖,则病人以神志改变为主,表现为病人嗜睡、神志朦胧、逐渐不认识周围环境及亲属,昏迷。如果是快速发生低血糖,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明显,有心慌、气促、烦躁、面色苍白、四肢凉、脉率快、全身汗潮、颤抖等,往往短时间内出现昏迷,伴有血压下降、休克

②感染或其他原因诱发的昏迷:各种原因的感染是诱发危象的常见原因。感染后高热、厌食、呕吐、神志朦胧、昏迷、血压下降等。镇静安眠药物是导致昏迷的原因之一;过量输液也可引起水中毒性昏迷;少数病人,尤其是有粘液性水肿的病人可出现低温性昏迷。

③休克:表现与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一些症状、低血糖症状和危象前期症状相重叠,不易察觉,此时血压明显下降是重要指标。其原因除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失水、血钠低外,感染、低血糖均会引起或加重休克。

④精神病样发作:发病快,常无明显危象前期症状,由烦躁不安、自言自语、幻听、幻视开始,有喊叫、狂躁打骂等攻击性行为。

(三)治疗:

对于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治疗原则上是“缺什么补什么”,根据腺垂体功能减退情况,主要是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和性腺激素水平,予以相应激素替代治疗,剂量以生理性分泌量为度。

一旦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则应立即处理,措施如下:

1.纠正低血糖:

①紧急处理:昏迷、神志朦胧或有不同程度精神异常的病人,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80ml,纠正低血糖,多数病人很快神志恢复。低血糖昏迷时间越长,神志恢复越慢。

②维持治疗:静脉注射50%葡萄糖后,以10%葡萄糖静脉持续点滴维持,或数小时后再注射50%葡萄糖40~60ml,以免再次昏迷。

2.肾上腺皮质激素:

静脉注射应激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氢化克的松mg,2~4小时内输完。第一个24小时使用氢化可的松~mg静脉持续点滴,剂量过大可引起兴奋躁动等反应。病情稳定后,通常在3~8天后根据病情改为口服,2~3周内递减到维持剂量。

3.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水、电解质的补充按病人出、入量,及病人失水程度、电解质测定和血气分析结果补充和调整。

4.治疗休克:

失水、血容量不足及低血糖、皮质激素缺乏等是休克的重要原因。因此,经上述纠正低血糖、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外,血压可逐渐恢复,休克得到纠正。但一些血压下降严重的病人,仍要及时使用升压药物和综合性抗休克措施。

5.去除诱因及一般性处理:

控制感染是尽快治疗危象的关键之一,应根据感染的性质、细菌学检查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剂量及疗程要足够。应注意保暖,环境安静。

二、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危象是指由于应激使甲亢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危及生命的状态。本病不常见,但死亡率很高。甲亢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为甲状腺危象,甲亢病情愈严重,发生危象的危险性愈大。一旦发生甲状腺危象后,应立即开始治疗。

(一)甲状腺危象的诱因:

感染是常见的诱发因素,精神极度紧张、过度劳累、高温、饥饿、心绞痛、妊娠及分娩等应激情况,不适当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等内科原因,或外伤、甲状腺手术或身体其它部位的急症手术均能诱发甲状腺危象。甲抗病人未用抗甲亢药准备,或药物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被控制而进行手术所诱发,或用碘剂做术前准备,使用药时间长,出现作用逸脱,甲状腺又能合成及释放甲状腺激素。

(二)临床表现:

甲状腺危象一般是在甲亢未控制的情况下或在手术刺激后发生,通常见于术后6~18小时。其表现有体温升高、心动过速(心率次/分)、大汗、烦躁、呕吐、腹泻、谵妄或昏迷。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类似于恶性高热、嗜铬细胞瘤、败血症、输血反应等。

(三)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一旦出现甲亢危象应立即处理。治疗目的是纠正严重的甲状腺毒症和诱发疾病,保护机体脏器功能。治疗措施包括:

1.降低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使用硫脲类抗甲状腺药和碘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口服或经胃管鼻饲PTU~mg,复方碘溶液30滴,或静脉注射3~4ml/d(加入5%葡萄糖溶液0ml中,防止发生静脉炎)。手术后的甲状腺危象不需再用硫脲类。

2.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可肌注利血平或口服呱乙啶。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可降低心率,可静脉注射心得安1~5mg。

3.对症治疗:保护机体脏器功能,防止功能衰竭,包括吸氧、物理降温、扩容、纠正水及电解质失衡、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抗感染,镇静,必要时采用人工冬眠。皮质激素的疗效不确切,有观点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T4转换为T3,甲亢危象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对有高热或休克者应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流动力学监测(如动脉压、肺动脉压等)对有左心动能障碍的病人十分有益。

4.一般应经过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三、肾上腺皮质危象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病人如遇感染、创伤、手术刺激和严重的精神创伤时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加重,或由于急性肾上腺皮质破坏(如急性出血、坏死和血栓形成)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急性衰竭,即为肾上腺皮质危象。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突然停药,也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一)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严重乏力、体位性低血压甚至休克、心动过速;四直厥冷、紫绀和虚脱、萎靡淡漠和嗜睡,也可表现烦躁不安和谵妄惊厥;低血钠和高血钾,常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脱水、昏迷、甚至死亡。

(二)治疗:

肾上腺危象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必须及时治疗。治疗措施包括:

1.补充皮质激素:静脉单次注射氢化可的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mg,随后24小时内每6小时注射50~mg。如果病情稳定第二天激素可减量至50mg/6h,在第4~5天减至维持量。如果有严重的疾病同时存在,则氢化可的松用量在50~mg/6h静脉点滴,直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2.纠正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补液应根据脱水程度、病人年龄和心脏情况而定。第一个24小时内可静脉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0~0ml。必要时补充钾盐和碳酸氢钠,同时应注意预防和纠正低血糖。

3.支持疗法和去除病因:积极控制感染和其它病因。如果病人需要手术,在麻醉期间用药尤应小心,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因为该类病人的心肌极易受抑制,并加强监测,有创性监测十分必要。

4.对双侧肾上腺皮质切除的病人,有时使用去加肾上腺素静注即可纠正低血压,然后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滴速。

5.围术期肾上腺皮质低功的病人应增加糖皮质激素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对原发性肾上腺素功能低下的病人,应同时补充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正常成人分泌可的松(氢化可的松)20mg/d,醛固酮0.1mg/d。当轻度应激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剂量应高于基础分泌量的50%;应激增加时,糖皮质激素量可增高至基础分泌量的3~4倍,盐皮质激素可补充醋酸氟氢松0.05~0.1mg/d。择期手术病人的用药方案为:术前静注氢化考的松25mg、术中mg,然后于术后第一个24小时每8小时给50mg,第二个24小时每8小时静注25mg。

转发、分享

更多内容,请长按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治疗白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iq.com/xnmnml/3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