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7岁,右侧桥小脑角占位入院。
----------♀♀---------
病灶为实性肿块,大部分位于右侧小脑半球,与邻近桥小脑角区分界不清。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较均匀,增强扫描示部分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DWI示病灶呈稍高信号。脑干及第四脑室受压移位。
髓母细胞瘤,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分化。
1、听神经瘤:为桥小脑角区最常见肿瘤,好发于中年人,10岁以下很少见,一般有听神经的增粗。多为圆形或分叶状的囊实性肿块,囊变较多,囊变区在T1WI呈明显低信号,在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呈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
2、脑膜瘤:脑外肿瘤,幕上多于幕下,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肿瘤与颅骨接触面常较长,有时其基底部颅板可见增生性改变。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中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一般较髓母细胞瘤明显。
3、星形细胞瘤:儿童后颅凹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其病灶大多位于小脑半球,肿块边缘形态欠规则,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不如髓母细胞瘤强化明显。
其它需要鉴别的少见肿瘤,包括脉络丛乳头状瘤、血管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髓母细胞瘤由Bailey与Cushing于年首先报道,是好发于儿童的恶性肿瘤。髓母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占颅内神经上皮性肿瘤的3.7%,儿童多见,为儿童颅内肿瘤的20%~35%。在髓母细胞瘤患者中儿童约占80%,发病年龄高峰在10岁以前。儿童绝大多数发生于小脑蚓部,成人则常见于小脑半球的背侧面。有人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原始髓样上皮未继续分化的结果。这种起源于胚胎残余细胞的肿瘤可发生在脑组织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生长在第四脑室顶之上的小脑蚓部。发生在小脑上蚓部的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常迅速生长突入和充满四脑室,有缝隙与第四脑室底分开,肿瘤境界清楚,多数比较均质,出血、钙化、坏死少见,少数肿瘤内有囊变,最大的囊变区不超过肿瘤的1/4,周围小脑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环。
CT平扫肿瘤多为稍高密度的类圆形或圆形均质肿块,境界清楚,边缘光滑,少数可出现囊变、坏死或出血;增强扫描病灶一般呈均匀性明显强化。压迫及突入四脑室的肿瘤常引起脑积水征象。
MRI平扫肿瘤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增强多数病灶呈均质显著强化。
髓母细胞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与术后放射治疗,部分病例可辅以化疗。髓母细胞瘤预后欠佳,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近十余年来髓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较明显的改善,目前髓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为50%~60%,10年生存率为28%~33%。
**********************************************
苏州朗润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产品的研发、生产、维护和服务,是国内从事该领域的少数几家产品生产商之一。
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