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三中,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颅底肿瘤(包括内镜颅底外科)的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面瘫的综合治疗。临床工作15年来,长期从事颅底神经外科相关领域疾病的诊疗工作,熟练掌握颅底解剖学知识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坚持将微创理念贯穿患者诊治的全过程。擅长颅内各种复杂肿瘤(以颅底肿瘤为主)的微创手术治疗,如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胶质瘤、颅咽管瘤、颈静脉孔区肿瘤、海绵窦区肿瘤、海绵状血管瘤、脊索瘤、转移瘤等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与美国颅底外科的专家(Johnshopkins、Texas、Barrow、UPMC)经常进行深入交流,将国外的先进理念应用于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在经典颅底外科手术入路治疗颅底复杂肿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采用额眶颧入路切除巨大蝶岩脑膜瘤和海绵窦肿瘤、Kawase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功能性经岩骨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远外侧入路切除延髓腹侧病变、扩大中颅窝入路切除侵犯岩骨肿瘤如神经鞘瘤,从安全区入路切除脑干胶质瘤和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等。科研方面:神经系统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负责国科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军委科技委子课题1项,陕西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医院后备人才资助计划1项,西京新技术新业务1项,第一参与人参与医院新技术新业务一项(面-舌下神经吻合术治疗面神经损伤所致周围性面瘫);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项,总经费余万元。参编、参译专注各一部。以第一、共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数篇。担任以下学术任职:医院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综合治疗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科室简介
空军医院(医院)神经外科于年由我国神经外科奠基人涂通今教授建立,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神经外科之一,目前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全军医学研究所“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首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拥有普通病区、重症ICU以及独立的专科手术室(7个手术间)和麻醉系统。全年门、急诊量达余例次,年收治病例余例次,手术余台次。在颅脑战创伤、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功能性疾病的临床诊治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承担国家、军队及地方科研课题余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主编、主译专著24部,发表SCI论文余篇。承担八年制、本科生、护校、研究生、进修生等多轨道大量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目前已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93名,硕士名。毕业的研究生和进修生大部分已成为国内或军内神经外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点击下方绿标即可收听作者李三中的解读
中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
手术治疗研究
李三中,王凯,孙季冬,林伟,高大宽,蒋晓帆,费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单位:西安,空军医院神经外科
通信作者:费舟
▌摘要
目的探讨中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以及肿瘤切除程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医院神经外科年3月—年3月收治的24例中颅窝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取额颞开颅,根据肿瘤暴露的需要进行断颧弓或改良眶颧入路。肿瘤切除程度根据Simpson分级判断。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者15例、三叉神经功能障碍11例、步态障碍4例、癫痫发作4例。其中达到SimpsonⅠ/Ⅱ级切除者18例,SimpsonⅢ级切除者5例,SimpsonⅣ级切除者1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随访平均2年,2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中1例患者为SimpsonⅣ级切除,复发后再次行手术治疗;另1例患者为SimpsonⅢ级切除,病理诊断WHOⅡ级(不典型脑膜瘤,Ki-67指数15%),再次手术治疗后给予适形分割放疗。结论中颅窝底脑膜瘤手术的入路,在额颞入路的基础上进行断颧弓或改良眶颧入路的个体化设计;尽量行SimpsonⅠ/Ⅱ级切除。对不能达到SimpsonⅠ/Ⅱ切除、非典型或间变性脑膜瘤患者,可早期行适形分割放疗,以防肿瘤复发。
▌Abstract
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microsurg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