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会系统学习WHO对肺癌的新分类,包括分类的背景以及临床应用的前景。
版WHO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的分类刚刚发布,相比于版的WHO分类标准来说此版有许多重要的改变。此版中最重要的变化包括:
(1)强调使用免疫组化(IHC)确定组织分型
(2)强调基因研究,尤其是融合了分子检测以指导进展期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3)对于小的活组织检查及细胞学的新分类与肺癌研究联合会/美国胸部医学联会/欧洲呼吸协会(IASLC/ATS/ERS)所提议的分类相类似
(4)参照肺腺癌IASLC/ATS/ERS所提议的分类方法对肺腺癌采用完全不同的分类方式
(5)严格限制了大细胞肺癌的诊断,只有缺乏任何明确的形态学或是免疫表型的手术切除肿瘤标本才能诊断为大细胞癌,将大细胞癌中的多数亚型归于其他病理类型
(6)将鳞癌重新分类为角化型、非角化型及基底细胞样3大亚型,其中非角化型鳞癌的诊断需要IHC确定有鳞癌分化的证据
(7)根据细胞起源将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统归于一类
(8)加入NUT癌
(9)将“硬化性血管瘤”更名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10)将“错构瘤”更名为“肺错构瘤”
(11)间叶来源肿瘤新增“血管周围上皮样肿瘤PEComatoustumors”,包括3大亚型:1)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PEC瘤,良性(透明细胞肿瘤);3)PEC瘤,恶性
(12)新增“肺粘液样肉瘤伴EWSR1-CREB1重排”
(13)新增“肌上皮瘤和肌上皮癌,伴EWSR1重排”
(14)重视WWTR1-CAMTA1基因融合对诊断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作用
(15)淋巴来源肿瘤新增“Erdheim–Chester综合症”
(16)将异位起源的肿瘤归为一类,如生殖细胞肿瘤,肺内胸腺瘤,黑色素瘤及脑膜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