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30分顶刊揭开癌细胞之ldq

人类为何至今还无法攻克癌症?对此,患者对治疗产生耐药性是最重要的临床挑战之一。癌症的大多数治疗方式,即使结合使用,几乎总是会有残留的癌细胞,传统上称为最小残留疾病(MRD),由此不可避免地出现癌症的复发。目前,普遍认为癌症对治疗的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基因改变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耐药性。

年6月17日,来自比利时分子癌症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CancerCell(IF=31.)发表了题为“Evolutionarypredictabilityofgeneticversusnongeneticresistancetoanticancerdrugsinmelanoma”的研究性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消除黑色素瘤非遗传耐药性的方法。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项有关癌症耐药性的最新研究,一起学习顶刊的研究套路吧。

一、科学问题

通过遗传和非遗传机制,异质性持久耐药细胞或MRD在癌症中产生治疗耐药性。一个关键问题是,MRD生态系统的特定分子特征是否决定了哪种机制占据优势?

二、研究结果

1)人黑色素瘤临床样本研究:对MAPK抑制的非遗传抗性和诱导神经嵴干细胞(NCSC)状态导致人黑色素瘤复发

为了评估导致黑色素瘤靶向治疗耐药性的非遗传机制,研究者使用临床样本和队列,分别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和RNA-seq分析。数据分析表明约20%的接受治疗的临床样本出现NCSC,并提出了这些细胞可能是非遗传性肿瘤复发的原因。

2)构建非遗传耐药性的体内模型:黑色素瘤异种移植(PDX)病变反复选择遗传或非遗传耐药轨迹

为了验证以上可能性,研究者构建患者来源的PDX模型。为了剖析治疗耐药性的潜在机制,对第1组和第2组的每个PDX模型的初始药物(T0)和耐药(TRes)病变进行批量靶向DNA测序分析。这些结果提出了有趣的可能性—耐药性是通过遗传还是非遗传机制发生,可能取决于患者,因此可能是可预测的。

3)机制研究:粘着斑激酶(FAK)信号在NCSC中被选择性激活

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NCSC中的粘着斑表达程序最丰富。免疫组化证实了FAK的激活/磷酸化(pFAK)在NCSC中的选择性表达。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从暴露于dabrafenib-trametinib(DT)的MEL细胞的体外培养物中分离出NCSC标记物GFRA2阳性细胞,并通过westernblot在GFRA2阳性细胞中检测到pFAK高表达。这些观察结果表明,MAPK抑制以细胞自主方式触发NCSC黑色素瘤细胞中的FAK信号传导。

4)通过FAK抑制靶向NCSC可延迟治疗耐药性的发生

接下来,研究者使用FAK小分子抑制剂,发现MEL体外培养系统中GFRA2高表达细胞的药物依赖性降低,以及凋亡细胞增加。因此,抑制FAK信号传导损害了暴露于MAPK抑制剂的NCSCs的生存能力。

5)靶向NCSC可防止非遗传耐药性进化

研究者将抗性病变进行批量靶向DNA测序分析,发现逃脱治疗的所有肿瘤都表现出产生耐药性的遗传改变,并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的敏感性增加。这些发现确定了一种消除黑色素瘤非遗传耐药性的方法,并证明MRD的NCSC耐药亚群的存在是非遗传抗性发展所必需的。

三、总结

总体来看,这篇文章的套路非常简单,共分为4个部分:

1.临床样本入手,揭示黑色素瘤复发的原因;

2.动物实验证实临床发现;

3.基因富集分析发掘影响非遗传耐药性的机制;

4.基于机制,设计干预手段,实现临床转化。

我们看下来,总结了发顶刊的必备条件:

1.临床样本;

2.先进的研究手段,例如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和RNA-seq分析等;

3.深入的机制研究;

4.有价值的干预手段,为临床转化铺垫。

看到这里,各位做科研的伙伴们,你们准备好发顶刊了吗?我们下篇文章再见Bye~

—END—注:本推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期专题相关推荐:

往期专题阅读推荐:往期专题①——肿瘤微环境和单细胞测序回顾:

仅用两个样本!这篇36+Nature子刊文章带你玩转空间转录组

第一个IF就接近8分的Q1区期刊带你了解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信息交流和信号传导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四大招数,帮你都整理好了

工具篇丨CHARTS:一款免费在线分析肿瘤异质性的单细胞测序Web版软件

文献详解丨给脑胶质瘤绘制家谱,单细胞测序在肿瘤异质性和发育研究中的大显神通!

往期专题②——肿瘤微环境和信号通路回顾:

53分综述文章带你了解靶向癌症干细胞信号通路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明星分子的范文,不学你就OUT了!

Nature丨肠道菌群的“奇葩”新功能:硬生生地将抑癌基因p53转变为原癌基因

你没看错!不做单细胞,也能发高分文章!

往期专题③——肿瘤微环境和外泌体/miRNA回顾

文献详解丨燃!超然!超级燃!性价比超高:外泌体circRNA的ceRNA傍上免疫逃逸,居然能15+?

收藏!我都呕心沥血帮你整理出来这篇长长长长长综述了,就不相信你对这个方向还没有想法!

滴血验癌只是看上去很美?这篇Cell外泌体文章揭露真相

这本12分只发综述文章的期刊,最近深挖了有关胞外囊泡和神经胶质瘤的研究方向,Loading64%……

往期专题④——肿瘤微环境和免疫回顾

Nature颠覆传统观念:你的免疫细胞竟然跟肿瘤一样爱甜食!

Science子刊重磅:居然可以这样巧夺天工改造T细胞,CAR-T治疗大升级

这篇一万字的Cell把脑瘤中的肿瘤免疫微环境讲了个底儿朝天!

往期专题⑤——肿瘤微环境和微生物组回顾

这篇Science上发的综述,彻底把肿瘤与微生物组的基础研究方向讲透了

一文竟囊括临床基础生信三大套路,还不快学起?

扒一扒大佬发的这篇10分文章,思路也不是很复杂嘛(附完整复现攻略)

周末醒脑,肠道微生物组学助力抗癌新药发现的经典范文!

肠道菌群研究真的没有那么难!一文get肠道菌群研究顶刊发文技巧

往期专题⑥——肿瘤微环境和m6a回顾

都别吵了,m6A和肿瘤微环境,看看这位大佬是怎么帮你总结的!(值得收藏)

这个套路藏不住了!这样玩m6A和肿瘤免疫能也能发个8分+文章!

32种肿瘤的m6A调控特点,我被这篇短小精悍的27分+泛癌文章惊艳到……

精彩远不止m6A!这篇没有湿实验的27分+文章提出了近乎完美的模型

一战封神!m6AYYDS!这篇31分+高分文章揭露乳腺癌脑转移的新机制

如果您或者科室有科研上的困扰扫码备注:科研合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hlwnml/11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