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世界上有什么比生孩子还痛吗?
有的
有一种痛来无影去无踪
张口、咀嚼、刷牙、吹风......
都可能是疼痛“扳机点”
一旦触碰
刀割、针刺、撕裂、烧灼、电击样
剧痛就会突袭
这就是被誉为
“天下第一痛”的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偏多。
表现为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短暂性阵发性的剧痛。疼痛发作前常无先兆,为骤然闪电样发作。
患者不敢洗脸、吃饭、喝水、刷牙,有些患者误以为牙痛,但拔牙后疼痛仍不能缓解。
发病初期服药有效,但随病情发展药效逐渐下降,且副作用较大,这时就要选择手术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发病时疼痛难忍,会四处寻医,由于得不到规范的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为使患者得到专业、规范、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医院开设了三叉神经痛专科门诊,专业为患者解除“天下第一痛”。
案例一
家住市区的李先生是一位三叉神经痛复发患者。半个月前来就诊的李先生,蹲在地上,手捂左脸,痛苦异常。
“这个病疼起来真要命,不定什么时候发作,吃饭时痛,洗脸会痛,甚至风吹到脸上也会痛,当时班也上不了,时刻恐惧疼痛会发作,真是生不如死。”
因恐惧开颅手术,他选择了球囊压迫微创手术,近期复诊时,他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术后不痛了,很快我就正常上班了,衷心感谢市一院!”
案例二
78岁的张奶奶,3年前出现右面部疼痛,刚开始时误以为是牙痛,先后把右侧牙齿全部拔掉,疼痛仍不缓解。
“疼的时候脸上像刀割、过电一样,有时候实在受不了,直想用头撞墙。”
患病以来,由于无法正常进食,张奶奶消瘦了20斤。经多方打听,她找到了市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姚晓腾,姚晓腾团队与麻醉科为张奶奶进行了详细检查及麻醉评估,考虑到高龄,合并糖尿病、脑梗死,身体条件差,适宜选择微创手术治疗: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在麻醉科、手术室配合下,三叉神经痛治疗团队医生30分钟就顺利完成球囊压迫手术。术后,张奶奶面部疼痛消失,第二天顺利出院。
目前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微血管减压术、球囊压迫术,二者各有利弊,需根据患者情况具体选择。
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已常规、熟练开展此类手术,设立三叉神经痛专科门诊。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师坐诊,旨在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早日解除病痛。
刘克君
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惠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及秘书,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
年在医院进修神经肿瘤专业。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主持或参与市科技基金项目3项,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著10余篇,中华系列期刊2篇,参编《家庭医学病患说明书.神经医学卷》1本。
擅长颅脑肿瘤的综合治疗(显微手术及放化疗),包括脑转移瘤、脑膜瘤、胶质瘤、神经鞘瘤。对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积水、脑出血、脑血管畸形及脑动脉瘤的诊治经验丰富。
刘剑波
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外科临床近20年,临床经验丰富。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治疗;头痛、头晕、颅脑创伤、脑出血、脑积水的综合治疗。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参编论著1部,实用新型专利2个。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及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
审核
姚晓腾王运广
文
刘剑波郑海燕
图
创客贴
编辑|程秋伊进修生朱慧筠
版权声明:创客贴图片已获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图片
获取更多相关消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