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星期一),“蒲军专家工作站”到我院会诊手术,蒲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长期从事脑肿瘤、复杂脑血管病,低温脑保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擅长脑膜瘤,脑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椎管内肿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烟雾病,颅颈交界畸形,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舌咽神经痛,癫痫,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如有会诊需求,请与我院外一科联系。
-,-。
蒲军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昆明医院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
昆明医院主任医师,博士,医院博士后,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现任昆明医院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心云南分中心负责人,医院赵继宗院士云南工作站负责人,担任昆明医科大学本科生、留学生的大课教学。
国内外学术任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中老年医疗保健分会委员。
云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神经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云南省神经外科专科联盟理事长,云南省卒中学会会长,云南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神经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成就:临床工作方面,年在我省率先进行了内镜下经口切除脊索瘤的探索;年在我省率先进行了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颅底齿状突陷入;年率先进行了手术夹闭椎动脉动脉瘤的探索;年在我省率先进行了手术夹闭基底动脉瘤的探索;初步形成建立了辐射射全省及周边地区的微创技术平台,年完成疑难复杂手术例以上,择期手术死亡率百分之一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在云南省率先开展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和动静脉瘘,显著改善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在昆明地区率先开展pipeline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近5年来,医院开展复杂疑难手术例次以上。在云南省大部分州市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显微神经外科人才,特别是培养了一批能独立完成复杂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和颅底肿瘤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范围覆盖曲靖、玉溪、楚雄、红河、文山、大理、保山、普洱、版纳、德宏、丽江等州市,为我省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尽了绵薄之力。近5年,每年举行国家级学术活动1次,省市级学术活动3-4次,连续举办“缺血性脑血管病显微技术培训班”3届,范围覆盖云贵川三省,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年8月作为设站专家,医院基层工作站挂牌成立,现站内工作开展顺利。年11月成功举办”中国-南亚东南亚神经外科昆明论坛”,有来自新加坡、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20余名神经外科同道参会,国内参会人数共计余人。
多次受邀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香港亚太地区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尼泊尔神经外科学术年会,天坛华山脑血管外科论坛,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年会,南京脑血管外科论坛,华西脑血管外科高峰论坛,云南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等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中上做学术报告或者担任主持工作。
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课题骨干参加省部级课题2项,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两项:复杂脑血管病的复合手术治疗,脑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一站式复合手术术中抗凝方案的探索及风险获益评估。现在研科研经费余万元。
多年来,一直进行胶质瘤侵袭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及低温脑保护机制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先后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分别排名第2和第3,二等奖1次,排名第1,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6。近5年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著6篇,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余篇。在胶质细胞瘤的研究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前期研究表明Fibulin-2在胶质细胞瘤肿瘤组织及瘤周组织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在胶质细胞瘤细胞系中能抑制胶质细胞瘤的侵袭迁移,在裸鼠体内能够抑制胶质细胞瘤生长,而Fibulin-2抑制胶质细胞瘤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晰。研究成果论文被SCI接收1篇,并获得省院省校重点项目1项,项目名称《Fibulin-2抑制胶质瘤侵袭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编辑:张铭祎
责审:和润祥
监审:罗秀军
出品: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