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释
图1.女,5岁。单发纤维性肿瘤。a)T1WI轴面示左顶部低信号肿瘤;b)T2WI示肿瘤呈高、低混杂信号;c)增强扫描示肿瘤呈不均匀强化。
图2.男,62岁。右颞枕顶交界区单发纤维性肿瘤。a)T1WI冠状面示右颞枕项等、低混杂信号肿瘤伴低信号囊变;b)T2WI示肿瘤呈稍高、高混杂信号。病变内可见极低T2WI信号,痛灶外缘可见环状排列的长T2信号;c)增强扫描冠状面示肿瘤明显强化,增强信号强度不均匀,囊变无强化。
简述
单发纤维性肿瘤(SFT),最初被认为是发生于胸腔并且与胸膜相关的界限清楚的单发性肿块。单发纤维性肿瘤,虽被认为是原发于胸膜的肿瘤,但在身体各部位发生SFT的均有报道,而发生在颅内单发纤维性肿瘤非常少见。颅内SFT是一种间叶来源的梭形细胞肿瘤。依肿瘤的病程和肿瘤发生的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发生于大脑半球的肿瘤常发生头痛、恶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在内耳道附近的肿瘤临床症状早期常为听力下降,随肿瘤的增大,可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梗阻性脑积水症状,还可以出现其它颅神经的症状以及下肢无力等症状。颅内单发纤维性肿瘤诊断上需与纤维型脑膜瘤、血管外皮瘤、神经鞘瘤等相鉴别。纤维型脑膜瘤在MRI上,T1WI多呈低至等信号,T2W1可为高至低信号,偶尔可见囊变,肿瘤强化明显,可见肿瘤与硬脑膜联系紧密,可有硬膜尾征。血管外皮细胞瘤在MRI上,T1WI多为低到等信号,瘤内可见血管流空影,T2WI呈高信号。由于瘤内囊变坏死及钙化常不均匀,在T1WI及T2WI为混杂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周围水肿轻,增强后明显强化。神经鞘瘤主要是位于桥小脑区的听神经鞘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可见患侧内听道的扩大,在MRI上,T1WI呈低、稍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囊性部分环形或分格状强化,肿瘤包膜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瘤侧Ⅶ、Ⅷ神经束增粗,与肿块相连。
影像表现
本文病例均发于邻近硬脑膜的区域,在MRI上,其中2例肿瘤在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另1例为高信号,这可能与肿瘤的组织结构不同相关,T1WI表现高信号是肿瘤细胞减少被排列紊乱的梭形细胞及致密的胶原纤维束代替所致,肿瘤明显不均质强化说明血脑屏障破坏严重。这些病例有以下特点:①肿瘤部位常较浅;②肿瘤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或为高信号,常伴囊变;③瘤体实质部分有明显强化;④瘤周水肿明显。
(原作者:郝志崔世民,等;本网摘编)
“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方法301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会诊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