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其主要分为两大类,中枢性和周围性。周围性面瘫远多于中枢性面瘫,以颞骨段病变最多见。我国是受面瘫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我国老年人面瘫、面肌痉挛发病率增加了13%,全国现有面瘫、面肌痉挛人群已达到万,而人群面瘫、面瘫、面肌痉挛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而目前一般急性面瘫仅有6.1%的人群得到正确及时治疗得到痊愈。
面神经麻痹的病因面神经麻痹按损伤程度分为:
①神经失用;②轴突中断;③神经断裂。
常见原因有:
①炎症,如Bell面瘫、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Hunt综合征
②外伤,如颞骨骨折、手术外伤(主要是乳突手术、听神经瘤手术)及产钳外伤
③肿瘤,如中耳癌、颈静脉球体瘤(先天性表皮样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腮腺肿瘤
④畸形,面神经发育不全
面神经麻痹的症状表现●发病急,少有自觉症状
●泪溢
●眼裂扩大,上下眼不能闭合,结膜外露,用力紧闭时眼球转向外上方,出现贝尔征
●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不敢紧闭口唇、不能鼓腮、吹气,饮水时漏水
●前额皱纹消失,不能蹙眉是面瘫的重要临床特征
●听觉检查多见低音性过敏或听觉增强
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手段通过“无侵入”的点刺激,能够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低频脉冲经脉治疗较好的克服了针刺这一弱点。它不仅具有低频脉冲电流能兴奋运动神经和肌肉,可使失神经支配的瘫痪肌得到训练,并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冲动,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的功效。
同时通过特制的吸附电极作用于各个穴位(常选患侧阳白、攒竹、太阳、四白、颧髎、地仓、颊车、牵正、迎香、翳风、合谷、太冲,平补平泻法)。通过对穴位表面加压和刺激减少皮肤电阻,使电流达到组织深层,起到驱风散寒、疏经通络的针刺和按摩作用。
面部神经麻痹的保健一、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二、饮食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清淡为宜。
●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类的食物。
声明文章均来自网络,版权当属原作者,若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君德医疗搜集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