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医院岳树源神外手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神外前沿访谈录

第期

神外前沿讯,近期,第十四届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神经外科论坛在京举行(内容详见协作组成立),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岳树源教授出席本次论坛做相关学术报告,并接受了神外前沿的专访。

医院神经外科是中国神外发祥地,医院神外专科榜排行第五,拥有八个神外亚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专科”。

岳树源教授从事神经外科专业30余年,专注颅底外科手术,手术做得“精、准、巧”是同行对他的一致评价。

在本次访谈中,岳树源教授首先通过对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探讨,阐述了内外镜在神外手术中的发展优势,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内视镜与外视镜的结合,将给神经外科手术带来巨大变革,而且这个变革将很快到来。

以下是访谈实录:

颅咽管瘤的入路选择

神外前沿:现在额底纵裂入路、翼点入路、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在颅咽管瘤手术上都有应用,您对颅咽管瘤手术入路选择有何意见?

岳树源:既然颅咽管瘤目前存在着这么多入路,各种入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没有一种入路是绝对完美的,如果哪一天出现一个完美的入路,那其他入路就不存在了。

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现在简单分类可以分为经颅、经鼻两大部分。在经颅手术中,翼点入路是最经典的入路,可以充分利用各个间隙,但随着显微技术和内镜技术的发展,入路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有些原本优势不明显的入路开始显示明显,随着优势的明显在临床应用也就多了。比如纵裂和翼点入路相比,现在颅底和纵裂入路比过去用的相对多了一些。

另外,最需要重视的就是经鼻入路,经鼻入路应用最早,回顾文献我们发现其实第一例颅咽管瘤手术就是经鼻做的,但是当时的显示等条件都很差,没有显示出优势,所以在过去几十年中经颅是一种主流的入路。

但近些年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抗感染及鞍底修补技术的发展,经鼻入路又逐渐恢复了比较重要的地位。颅咽管瘤理想的入路应该是路径短、暴露充分、没有重要结构遮挡,而经鼻入路恰恰能够满足这几个条件。

但经鼻入路也有自身的缺点,比如脑脊漏、感染等问题,所以在选择入路上应该扬长避短,特别是经鼻入路上怎么样能利用其优点,又规避现在的不足,包括修补好鞍底、避免术后脑脊液漏、减轻颅内感染的风险。

神外前沿:经鼻入路手术适应症是什么?

岳树源:经鼻入路有其适应症,主要适用沿中线生长的于Ⅰ型、Ⅱ型、Ⅲ型,以及一部分侵犯到第三脑室的颅咽管瘤。但鞍旁生长到达颞窝的“L”型的,就相对不适用。

神外技术变革

神外前沿: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有何区别?

岳树源:内镜本质也可认为是显微手术范畴,如果是内镜先应用到临床的,可能内镜也叫显微镜了。无非就是将原来看不到的东西看到了,看不清的东西看清了,把原来照明不好的照亮了,把一些非常微小的东西扩大了,实际上都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只是镜头在哪里的问题。区别在于显微是将镜头放在伤口之外,内镜是将镜头放在伤口之内,两者都是一种显微工具,在未来可能长期共存。只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我预测会出现外视镜和内视镜的结合,数码会代替光学。数码技术能够将手术显示工具微型化,术区更方便,手术医生交换工具等会更为灵活。

外视镜和内视镜的结合的神经外科手术是发展趋势,而且这种变革可能是我们大家想象不到的快。

神外前沿:内视镜与外视镜结合是怎样的呈现效果?是否会带来技术上的飞跃?

岳树源:我院已应用此结合技术一年余,市场已有成型的设备在销售。设备包括起重臂样的结构,后有数码摄像机,前有硬镜,二者随时可以切换。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视野将由二维变成三维,将与显微镜下看到的东西相似。

此设备操作工具与传统相同,但切换显示灵活,使术者操作更加便捷,操作空间增大,能提高医者的操作效率,进一步发展也将有益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神外前沿:这个技术是方便术者的操作,对患者而言,会提高切除程度减少功能损伤吗?

岳树源:确实是在临床操作上更为便捷,就像数码相机和光学相机一样,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得到图像的清晰度可能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数码相机的软件更为丰富、更方便、更微型化。在方便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对临床效果应该潜移默化的有一些好的影响。

受访者简介

岳树源,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神经肿瘤学组主任委员、颅底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神经外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常委,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等多种学术期刊编委等职务。曾获“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术成就奖”和“赵以成神经外科年度贡献奖”。

往期访谈向上滑动阅览

[第期]"芳·华"视界

专访河北医大二院薛晓英:脑转移瘤治疗放疗比手术和化疗作用更为重要

第期专访

医院姜除寒:小儿脑血管病介入认识尚待提高治疗效果逐渐显现

神经介入周刊第8期

第期-神刀博览

医院赵洪洋:为何颅咽管瘤手术不能轻易放弃翼点入路兼谈科室科研规划

第期专访

医院马文斌:脑胶质瘤临床试验快速增长脑转移瘤推进多学科协作

协和神外第6期

[第期专访]睿米特约访谈

医大一院吴安华:国产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是中国技术革新的重要标志和面向未来的神外利器

第期专访]神外冯世宇:如何减少和延缓脑胶质瘤的术后复发

神刀博览

医院蔡立新:不该被误解的小儿癫痫半球切手术选对适应症的有效率可达82%

[第期专访]功能神外

专访八一脑科何江弘:医者不该回避与放弃的植物人促醒神经外科正在做什么

张建国点评

第期专访

医院赵洪洋:九个神外亚专业病区投入使用科室搬入新楼后有哪些新规划

[第期专访]医院马文斌:医院神经外科的发展、定位和思路

协和神外第4期

[第期专访]医院肖建平:难治性脑转移瘤如何选择大分割放疗和化疗方案临床试验招募中

[第期专访]医院高国栋:探索DBS治疗成瘾性脑病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

张建国点评

[第期专访]医院高国栋:从小科室到西北地区最大唐都神外这二十五年做对了什么

[第期专访]医院邱晓光:放疗剂量不足通常是髓母细胞瘤快速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期专访]医院王亚明:立体定向活检如何减少误差哪些部位病变最适合

张建国点评

[第期专访]河北医大二院焦保华:达到什么规模就应该分亚专业河北省神经外科三方面推进

[第期专访]医院依荷芭丽?迟:容易被忽视和误诊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进展

[第期专访]清华大学洪波:神外专家深度参与是中国脑研究的优势和机遇

[第期专访]河北医大二院焦保华:神外科室年开颅手术量已超台设三个病区十个专业组

[第期专访]协和神外

专访杜克大学Desjardins:美国胶质瘤免疫治疗最新进展解读DC疫苗和多肽疫苗等前景如何

[第期专访]"芳·华"视界

医院邱晓光:儿童髓母细胞瘤70%可治愈放疗与化疗不能“本末倒置”

[第期专访]医院李宝民:为什么脑血管介入工作中的神经内科医生比例在逐渐增加

神经介入周刊第7期

[第期专访]医院遇涛:发现和证实DBS治疗癫痫疗效的原理让神经调控“有的放矢”

天坛国际癫痫会议专栏

[第期专访]医院刘元波:新院区设立层流病房拟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进一步提高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疗效

天坛中枢淋巴瘤周刊

[第期专访]医院汪业汉:回首中国功能神外60年比精准度更重要的是什么

功能神外周刊第2期

[第期专访]郑大一附院管生:巨大动脉瘤仍是介入手术最大挑战哪些影像新技术能助神经介入一臂之力

神经介入周刊第6期

[第期专访]郑大一附院管生:年神经介入手术近台中原大地的脑血管介入为何由放射科引领

神经介入周刊第5期

[第期专访]医院钟晓松:CAR-T治疗脑胶质瘤奥秘何在计划明年初临床试验

[第期专访]医院李锦平:准手术禁区的后循环脑血管病介入与开颅该如何选择(附相关课件)

[第期专访]医院李文斌:神经肿瘤综合病区积极发展临床试验每年计划完成10个以上

[第期专访]医院张晓龙:多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致死率为零未来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hlwnml/7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