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是肿瘤吗?
在门诊,经常会有一些人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他们大多认为自己是长了“瘤子”,就非常紧张地到普通外科就诊,其实大可不必那么紧张。
胆囊息肉(polypof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ofgallbladder,PLG)。
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近几年来,胆囊息肉样病变倍加重视。
“胆囊息肉”临床上可分为“胆固醇性息肉”及“腺瘤”,有的将“胆囊腺肌症”也纳入胆囊息肉分类中,一般均为良性疾病。
“胆固醇性息肉”一般多发,直径多在1cm以内,生长缓慢,可以认为是胆固醇结晶颗粒,不会恶变。
“胆囊腺瘤”可单发,亦可多发,直径较胆固醇性息肉大,B超下多可见有“蒂”,且可能逐渐生长。
无论是哪种息肉,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由于单纯腹部B超下“胆固醇性息肉”与“腺瘤”很难鉴别,且“腺瘤”目前认为有恶变可能,因此就涉及是否需要手术的问题了。
一般认为手术治疗,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1.单个息肉最大直径大于1cm。
.短时间生长迅速。
3.合并或不合并胆囊结石,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4.怀疑恶变。
因此,发现“胆囊息肉”不必紧张,首次发现后三个月复查,观察息肉变化,如无明显变化每年复查一次腹部B超即可,如具备手术指征,应选择“胆囊切除术”,而不能“保胆取息肉”。
胆囊切除目前多采用腹腔镜的微创方式,对患者影响不大。
“胆囊肌腺症”也属于一种胆囊良性、炎症性疾病,但有时不易和“胆囊癌”相鉴别。因此,应注意定期复查、随诊,如果逐渐增大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胆囊息肉”,目前没有什么好的保守治疗方法,药物基本无效,部分“胆固醇性息肉”有时可以通过长期口服利胆药物及控制饮食等方法实现缩小,但效果不确定。
普通外科专家医师介绍
卢建跃科主任
专业擅长:对普外科疑难杂症有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对消化道肿瘤和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的治疗中,特别是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治疗在天津市处于领先地位。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李宝山科副主任
专业擅长:腹腔镜,胆道镜微创手术。在应用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结直肠良恶性肿瘤、胃肿瘤、疝气、阑尾炎、消化道穿孔、肝囊肿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白建平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个体化治疗。在保乳手术、甲状腺微创手术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郭驰波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对治疗甲状腺、乳腺、肝胆、胃肠、肛肠等疾病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对结直肠疾病和肛门疾病的治疗,应用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赵峰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擅长:糖尿病足、静脉溃疡(俗称老烂腿)、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乳腺、甲状腺、腹部外科疾患、静脉输液港的建立。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潘莉娜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40年余,对普外胃肠、肝胆、甲状腺、乳腺等疾病的诊断、手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普外急腹症能做出快速准确诊断,处置及时果断。
梁统销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普通外科胃肠、肝胆、甲状腺、乳腺等疾病的诊治。
医院普通外科咨询电话
0—(普通外科甲区医护办)
0—(普通外科乙区医护办)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