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7个小时,4位医生没吃一口东西,没喝一口水,一直坚守在手术台前聚精会神地操作。
患者脑中的肿瘤像橡胶一样坚硬,只能通过艰难地“啃噬”,“咬”下多块碎片,术中更换了块手术刀片。
主刀医生周赤忠手握显微剪刀,不能有丝毫抖动,下台时他的左手僵成了“鹰爪”,连坐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是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震撼的一幕。目前患者康复良好,下周就能出院了。
本是看腿的
医生多句话发现脑瘤
?
家住青山的张先生今年49岁,10月25日他因下肢静脉医院就诊,门诊医生建议手术,把他收治入院。
第二天查房时,管床医生发现他的面部表情僵硬,建议做个颅脑核磁共振。
“我是来看腿的,怎么还要查脑壳。”张先生指责医生乱开检查,经过反复沟通解释,他才极不情愿地去做了检查。
结果在右侧桥小脑区发现一个土豆大小的瘤子。随后,他被转到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主任周赤忠仔细阅片后,确诊张先生患的是“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是一种十分少见的肿瘤。
医生分析,瘤子多半是良性,但由于紧贴着脑干,如果继续增大会压迫脑干,会引起吞咽、语言、肢体活动等障碍;
但如果手术风险极大,脑干是生命中枢,维持着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肿瘤血管和脑干组织粘连厉害,动作稍有闪失就可能威胁生命。
团队反复商量,决定由科主任周赤忠主刀,副主任付伟和另外2名高年资医生协助手术。
坚硬瘤体“磕坏”片手术刀片
医生17个小时不敢动
?
打开颅脑后,周赤忠惊呆了:张先生的脑膜瘤是橡胶样的,质地异常韧硬,显微手术剪完全剪不动,只能用手术刀一点一点地切割,刀片没切几下就钝了,只能不停地更换刀片。
瘤体周围神经密布,面神经、听神经、三叉神经等重要神经或位于肿瘤的表面,或被肿瘤包围,万一不小心碰到,就可能致残。更棘手的是,脑干也与肿瘤黏在一起,分离相当困难。
▲肿瘤和切下来的瘤体
周赤忠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在显微镜下小心翼翼地将血管和神经与肿瘤一一分离,再将瘤体一点一点的“咬碎”切除。
手术中更换了片刀片,瘤子被“咬”成多块碎块,预计5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手术最终耗时17个小时,才将肿瘤完整切除。
长时间握着显微剪刀的主刀医生周赤忠,担心碰到血管和神经,拿着显微剪刀的手一下不能抖,十几个小时保持同一个姿势,下台后周赤忠的手都僵成了“鹰爪状”。
▲周赤忠的手一动不动保持17个小时
昨天天下午,记者联系上周赤忠时,他刚刚做完一台手术。“当了20多年医生,这是耗时最长的一台手术。”
周赤忠笑着说,像张先生这样韧硬的脑膜瘤非常少见。由于手术时间太长,中间换了2拨护士,3拨麻醉医生。
“麻醉醒后,张先生的语言和肢体功能都没有变化,这表明他的神经功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周赤忠说,再经过一周左右的恢复,张先生就能出院了。
医生尽心尽力为患者治疗
尽管如此,有人依然指责
?
一个刀片好几百吧甚至上千?!手术费得几十万了。患者家属在外面肯定签老多字了,没钱的肯定就放弃了。这背后其实很悲哀!
是的,手术刀很贵的,一般还不报销,就是批发价都受不起呀,这手术费真的不低呀。
好在这种不负责任的臆断
马上被网友矫正、反喷
?
不懂被乱bb手术刀,纱布,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包含在手术费里面。你用0个手术刀片也是那个价钱,你用5公里长纱布还是那个价钱。
给那些说手术刀贵的喷子科普一下,普通神经外科十五号刀片不会超过十元,而且手术刀属于手术费涵盖项目,意思就是哪怕用了一千片也不会额外收钱。
不咨询,不考证,上来就喷。不要以不知当盾牌乱喷啦,小心喷烂你的嘴。
这你都可以喷出一片天
点赞云集啊!
看到你们的评论
我也就放心了
……
任何手术都有意外的风险,这个医生真是胆大心细,一般的医生可能为了规避风险就拒绝手术了,为这个医生点个赞。
我在外科当过护土,外科大夫很辛苦,精神压力非常大,全科的大夫几乎都患有这样那样的病,千万不能出一点问题,否则家属要了你的命
他要是中间手抖一下,得,一位名医这辈子完了,感觉外科医生都是神仙,大家不允许医生永远不会出一次错。
很多肿瘤切除时对医生操作要求很高,因为去过切破了或者没切干净肿瘤容易复发,所以医生需要胆大心细,手要温,心要净,这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所以一个稳当的医生学出来真的不容易。
其实好医生有很多。社会上应该对医生多一些了解和理解。少一些误解。少一些医闹和砍杀。他们是人。不是神。
十七个小时?万分的敬佩!
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好医生,医德高尚,为伟大的医生致敬
医院的医生都是会挑病人的,太难的手术直接说做不了,医院,其实是怕麻烦,手术不好做。这个医生心善啊,不管如何应该给个赞。
来源:武汉晚报
采写:记者刘璇
编辑
余乐版式
胡肖
商业洽谈
(杜鹃)
为好医生点个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