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仲恺院医院一院多

白脸风有什么症状 http://nb.ifeng.com/a/20190507/7390714_0.shtml

(原标题:打造区域医疗卫生新高地!医院仲恺院区启用一周年侧记)

年6月1日,适逢医院仲恺院区启用一周年。

一年前的今天,带着提高仲恺高新区区域急救能力、守护基层百姓生命健康的希冀,医院仲恺院区(以下简称“仲恺院区”)正式启用,这是全市尤其是仲恺高新区卫生健康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标志着仲恺高新区医疗卫生事业迎来发展新格局,也为医院医院建设添上鲜明的一笔。

一年一个轮回,在这金黄的六月,仲恺院区与这蓬勃的丰收季节一样,充满活力和希望,健康仲恺、健康惠州的愿景开始在这片土地生根开花。

高点谋划

同质化管理复制“三甲”医院水平

医院仲恺院区的诞生与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仲恺高新区委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局立足全局、高屋建瓴的一项重要决策。为缓解仲恺50万群众看病难题,在仲恺医院标准建设的新院区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一直深受期待。年,根据惠州市政医院推进医院建设的总体部署,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将建成的新院区全医院经营管理。

医院党委积极响应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借医院建设的东风,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以最大的决心、最快的速度,将“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延伸到仲恺市民身边。逾名医护人员不辞辛劳进驻仲恺院区参与“拓荒”,揭开了仲恺院区开局拼搏的篇章。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纪燕琴表示,仲恺院区自年6月1日启用以来,医院整体规划部署,积极推进院区的学科建设、完善院区基础建设、优化服务流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目前已具备了“三甲”医院的服务能力。院区管理已实现与医院同质化目标,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等名医专家在院区之间轮转出诊,确保了仲恺院区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达到“三甲”医院的标准。

目前仲恺院区住院部共开设17个专业学科,设立13个病区,开放床位张;门诊共开设40个专科,9个医技辅助科室、手术室、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二部也在院区顺利运作,较好地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

近日,根据市政府有关要求,为适应“多院区”发展模式的需要,医院将位于鹅岭北路41号的原“总院院区”更名为“南湖院区”,“总院”名号至此告别历史舞台。而更名的背后,是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通过“多院区”一体化、同质化管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呈现。

在医院“多院区”、“同质化”的管理模式下,仲恺院区在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甚至“复制粘贴”。在仲恺院区启用以前,当地群众看大病至少要驱车半小时以上才能抵达位于鹅岭北路41号的医院,遇上出行高峰期甚至要堵上一个小时。如今,这种状况已不复存在,危急重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预约名医专家,便捷地享受到来自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心系基层

高品质服务守护仲恺群众生命健康

走进仲恺院区宽敞明亮的大厅,随处可见的是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医院的气息。院区专科设置齐全、布局科学合理,号源充足,患者挂号、就诊、检查井然有序。据悉,自年6月1日启用起至今,仲恺院区总诊疗数量超过27.4万人次,住院手术量台。

纪燕琴表示,医院医院,同时又是广东省医院。仲恺院区启用的主要意义,在于实现了仲恺高新区公立“三甲”医院“零”的突破,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从根本上改变了基层群众的就医方式与就医环境,让基层患者“足不出区”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尤其对急危重症患者来说,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更拓宽完善了他们就医的“生命绿色通道”。

年3月,一名急性肺栓塞患者经泌尿外科二区、重症医学科二区、心血管内科五区、介入室医护团队多科联动的彻夜抢救,终于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化险为夷。这并非仲恺院区启动危急重症救治应急预案,协调资源为急危重症患者畅通救治绿色通道的个例。事实上,仲恺院区卒中、胸痛、创伤三大急救绿色通道的开通,已大大提升了重症感染、消化道大出血、急性中毒、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应急水平和救治能力。据统计,年6月1日至今,仲恺院区急诊科共接诊超过14万人次,出车次。

据了解,仲恺院区的启用以来,已开展了颅内肿瘤、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术、骨关节置换术、关节镜、腰、颈椎手术以及复杂的四肢骨折手术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填补了仲恺地区医疗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

5月17日,急诊医学科急救团队走进位于陈江的佳辰学校全面普及急救知识,为该校师生上了一堂急救培训课;5月20日,眼科团队走进仲恺高新区第四小学开设近视防控讲座,引导学生做到科学用眼、保护视力;5月21日,全科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二区、眼科中心三区共计9名医护专家前往沥林镇泮沥村为村民开展健康义诊;5月24日,急诊医学科急救团队走进仲恺中学高中部开展“健康进校园”急救技能培训活动,讲解了心跳呼吸骤停、溺水、气道异物梗阻等突发状况的急救方法以及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示范......医院的公益属性,积极深入社区、校园、企业,为仲恺居民开展义诊和宣教活动,截止至5月24日,共外出开展9场义诊活动,16场健康教育活动,参与医务人员人,共服务6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余份。

年是建党周年,在仲恺院区启用一周年之际,医院开展“学党史践初心,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医院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带给更多群众,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用力护航基层百姓健康。

载誉前行

医院助力惠州一流城市建设

年6月12日,手足外科顺利完成仲恺院区第一台显微外科手术;年6月19日,惠州市名医、医院眼科专家陈子林在仲恺院区为一位右眼几近失明的阿婆施行了第一例白内障手术;年7月12日,重症医学科二区成功抢救了一名重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重度贫血、严重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脑膜瘤术后复发的重症患者;年8月2日,与澳洲中国医师联合会举行“全科医生联合培训云签约仪式暨第一次云学术交流会”,实现了全科医学“中西结合”的跨国合作;年9月23日,妇科三区、病理科在仲恺院区正式启用,翌日,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纪燕琴开启妇科开科后的第一例腹腔镜手术;年11月9日,仲恺院区正式开通医保门诊定点;年1月25日起,增设周六日核酸检测服务;年2月19日,重症医学科二区启动ECMO救治小组,联合多学科协助,成功拯救了一名严重肺脓肿女子......回顾仲恺院区一年“创业史”,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检阅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在仲恺区委、区管委会的支持下,仲恺院区周边道路交通、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就医环境更加便利安全。在建的综合大楼正稳步有序施工,预计年底落成并启用。学科建设方面,位于医技大楼4楼的“眼科中心近视防控展览馆“、“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于6月1日正式揭牌,伴随综合大楼的落成,呼吸内科、儿科等学科也将强势入驻,同时引入一批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进一步丰富、完善仲恺院区的学科发展。未来还将着力强化急救体系建设,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搭建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通道。

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也是医院朝着医院建设稳步迈进的一年。立足于工业、制造业密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仲恺院区不仅承担着辖区50多万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更增强了医院在惠州南部的服务能力,使医院的区域覆盖和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彰显,对医院打造“对标深圳、辐射粤东片区”的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智慧型医院,建设广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抓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仲恺院区以区域服务和重点项目应急救援中心为主要任务,同时承担着政府部门重大事项的医疗保障任务,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坚实的医学应急救援保障。经过一年的运营,仲恺院区的医疗服务外延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已辐射至惠州全市乃至周边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秉持“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办院宗旨,医院仲恺院区聚焦大健康,对接大湾区,画好“同心圆”,不断夯实城市发展的根基,守护百姓的健康和幸福!带着满载的机遇与梦想,为惠州建设健康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努力奋斗!

来源:惠州日报

供图:社会工作部张凯

温馨提醒

我院专科门诊、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住院部等已全面恢复诊疗服务,为减少人群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医院推行非急诊病人全预约,先预约后看病。请来院就医的市民朋友按预约提醒分时段就医,到院后如实申报健康信息,并主动出示身份证与粤康码,以便快速配合完成流调及预检分诊工作,节约就医时间,同时要全程戴口罩,科学防控,安全就医。

主编:曾宁

编辑:钟一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jbxnml/9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