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烟台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文明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烟台好医生”“烟台好护士”推选活动结果公布。经推荐审核,共评选出“烟台好医生”“烟台好护士”各50名。其中,我院急诊医学科大科主任兼东院急诊科主任杨海燕,肿瘤科大科主任兼东院肿瘤内科主任周冬梅入选年度“烟台好医生”。
视频
烟台好医生——杨海燕
杨海燕:坚守急诊14年
“做一个有温度的白衣天使”
一名有温度的白衣天使,坚守是最美的姿态。她爱护员工,节假日期间主动上班,连续六年值年三十的夜班,让员工回家团圆过年;每日上班早来晚走,经常每天上班11小时以上,从不叫苦叫累;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创建急诊病房、急症重症监护室,每周查房一次,救治疑难危重患者。作为党员,她始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急诊事业无悔的选择、执着追求和无尽的爱,坚守急诊14年,医院尤其是急诊学科的发展:急诊科获批烟台市首批医疗卫生重点学科,为当年全市唯一急诊重点学科;医院在全省较早成立胸痛中心,为我国最早通过美国和中医院之一,获烟台市首个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认证,成为山东省第四批创伤中心单位,此外还建成心衰中心、房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等,为全市人民构建起生命绿色通道。
一名有温度的白衣天使,懂得敬畏生命。她工作充满了热情动力,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每年抢救危重患者几千例,从无投诉发生,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对于院前急救,她狠抓出诊速度,规范院前电子病历的上传、院前纸质版病历的书写标准;尤其强调院前与院内交接,每日坚持确认交接单是否规范填写;注重重点病种的院前通报,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狠抓院前急救规范的落实,为危重患者急救提供更及时高效的服务。
一名有温度的白衣天使,将医学理论和精神不断传承。作为山东第医院,急诊科承担着大四学生的理论和见习授课,作为教研室主任,除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外,她还带领科室其他教师做好教学相关工作,教学计划、总结、备课、探索教学方法等,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责任在肩,担当于行。多年来,杨海燕多次被评为优秀科主任,被省医学会、医师协会授予抗疫先进个人,曾获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真正做到了一个有温度的白衣天使。
视频
烟台好医生——周冬梅
周冬梅:从事临床工作30年
“让肿瘤患者活得更有尊严”
从事临床工作30年,因为热爱,所以无私无畏、任劳任怨。医院肿瘤内科成立,为了提高肿瘤诊治水平,她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日本等地进修及观摩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全身心投入热爱的工作中,带领科室逐步进入发展正轨。在当时肿瘤内科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模式下,她敏锐地观察到微创治疗的发展前景。年在烟台市率先开展实体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深部热疗等,丰富了肿瘤的治疗手段。科室不断创新、发展,病人的治疗水平迅速提升,良好的口碑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
工作中积极进取,紧跟肿瘤治疗新进展,规范肿瘤诊治模式。年底,医院医院整建制合并,为肿瘤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癌痛是肿瘤病人最常见的也是最让病人恐惧的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疼痛药物的合理应用决定了癌痛控制的水平,也是科室治疗水平的体现。她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充分学习癌痛相关知识,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在科室医护的共同努力下,肿瘤内一科先后获得烟台市和山东省的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切实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作为烟台市肿瘤质控中心的副主任委员,组织并医院的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工作以及烟台市麻醉药品培训工作,使烟台的癌痛治疗水平明显提升,癌痛治疗理念深入人心。
年,她兼任肿瘤大科室主任,带领肿瘤大科各科室人员不断前进。近年来,医院成为中国肿瘤营养基层强单位、医院肿瘤微创联盟单位、山东省肿瘤康复与支持治疗专科联盟副主委单位、医院专科联盟单位,科室获批山东省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肿瘤的治疗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方法的不断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肿瘤治疗的模式。年底,在氩氦刀冷冻治疗和粒子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了的实体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同时派出部医院进修、学习微创治疗。微波消融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肿瘤的局部控制,切实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周冬梅如是说,“在医院领导的支持,科室团结协作及有序运转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袭白衣,一个称号,代表的是责任,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不论是日常本职工作,还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都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正值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在这里,谨向奋战在医疗战线的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辛苦了,中国医师!
重点推荐:
影像资料“码”上看,医院启用电子胶片
医院报(第33期)
27岁小伙竟有8年痛风病史!医院为他切除30多处“痛风石”
强强联手,医院多学科合作为患者切除巨大脑膜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