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李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因为医院眼科看病,最后却在脑壳上做了一个大手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先生在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呈进行性加重,但当时他并没有重视,直到入院的前一天,李先生的左眼也开始出现视力下降,这才把他吓坏了,怕以医院眼科就诊。这不检查不晓得,一检查可把他吓一跳,他的脑壳里面竟长了一个巨大的脑膜瘤。找到了罪魁祸首,医院神经外科行进一步治疗。
术前磁共振提示左额部窦镰旁巨大脑膜瘤神经外科以左额部窦镰旁巨大脑膜瘤接诊了李先生,考虑到瘤体大、位置深,且该部位多累及颅内大血管或静脉窦,增加了手术风险和难度。手术中既要妥善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和大脑镰(矢状窦是大脑静脉回流的地方,一旦术中碰触了矢状窦,是很难止住血的),同时还要保护好中央区脑组织和中央沟静脉。手术中稍有不慎,李先生就会有生命危险,但不进行手术,颅内肿瘤还会继续增长,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神经外科团队术前通过核磁共振了解李先生肿瘤的位置、深度及肿瘤对纤维术的压迫,随后用造影了解肿瘤的血供并栓塞其供血的血管,以减少术中出血。
术前磁共振了解肿瘤对纤维束的压迫术前造影了解肿瘤血供并栓塞供血血管
经过充分的手术风险评估及围手术期准备后,神经外科团队在全麻下为李先生行了“左额窦镰旁脑膜瘤显微切除术”,经过如履薄冰的操作,术中成功切除10cmx6cmx5cm的巨大脑膜瘤,术后CT提示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李先生无肢体活动异常和感觉障碍,视力也慢慢的恢复,李先生及家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现李先生已康复出院。
术后CT示肿瘤完全切除窦镰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于矢状窦、大脑镰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由于肿瘤生长过大,同时侵犯上矢状窦和大脑镰,临床称之为“窦镰旁脑膜瘤”,其发生率仅次于大脑凸面脑膜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癫痫,视力、听力、嗅觉下降,行走不稳、语言不流利,精神异常、肢体麻木、无力等。由于肿瘤位置较深,且周围通常有通向矢状窦的引流静脉,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因而需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显微外科技术能更安全地切除肿瘤组织,并避免损伤血管、静脉窦及躯体第一运动区和感觉区脑回等重要结构。当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就诊,必要时行头颅CT或磁共振等检查,以便能早发现,早手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科室简介医院神经外科是四川省重点专科,科室现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0人;有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自贡市优秀医学专家4人。目前科室设置有5个专业方向: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方向、神经重症方向、神经脊柱方向、功能性神经外科方向、神经肿瘤方向。科室开展的手术有: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等介入栓塞术、面肌痉挛等微血管减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脊柱内固定术、微孔锥颅碎吸术治疗外伤性(高血压)颅内血肿、经蝶窦神经内镜鞍区肿瘤切除术、神经内镜脑血肿清除术、听神经瘤切除术、颅底肿瘤切除术等近20项特色技术为科室代表技术项目。
专家门诊
医师
门诊时间
院区
蓝美锐
副主任医师
周一上午
檀木林院区
童瑜
副主任医师
周一上午
檀木林院区
兰宗铭
主任医师
周二上午
檀木林院区
周二下午
檀木林院区
(名医特需门诊)
丁昊
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
汇东院区
赵杰
副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
檀木林院区
李涛
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
檀木林院区
童瑜
副主任医师
周四上午
汇东院区
陈岷辉
主任医师
周四上午
檀木林院区
陈立珂
主任医师
周五上午
檀木林院区
罗飞
副主任医师
周五上午
汇东院区
杨呈浩
副主任医师
周六上午
檀木林院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