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教直播课第二十六期,邀请医院吴劲松教授带来《脑胶质瘤的多学科诊治》。通过本期吴教授的精彩科普能够使广大患友及家属了解我国胶质瘤治疗的现状,在就诊时可以与医生进行更高效的沟通。
恶性脑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前十位。年全球癌症统计显示,中国的脑部、神经系统肿瘤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4。
恶性脑胶质瘤为难治性肿瘤之一,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全部切除,治疗效果较差,且易复发、致残率高,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位于第3位,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中位生存期仅为12-14个月。
据年-年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CBTRUS)统计,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5.5%,约占恶性肿瘤的80.8%。胶质母细胞瘤作为胶质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中国人群中的五年生存率仅为9%。
吴教授讲到,并非所有的脑肿瘤都是恶性的,其中约2/3为良性的脑肿瘤,患者通过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预后,例如脑膜瘤、垂体瘤,手术全切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对于低级别胶质瘤的患者通过手术全切也能够长期生存。
面对我国胶质瘤的治疗现状,探寻中国胶质瘤的治疗之路刻不容缓,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国神经系统领域及相关学科的专家们,除了对胶质瘤疾病的基础研究以外,在治疗的规范上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胶质瘤的治疗有章可循。
在直播中,吴教授讲述了中国胶质瘤治疗的发展史。年在《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的基础上,发布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这一指南的发布逐渐建立了我国胶质瘤诊疗的指导规范,使我国胶质瘤的标准治疗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胶质瘤治疗的安全性。
年更新的指南更加强调新理念的引进,包括手术要点(加入脑功能定位和保护技术)、分子诊断(加入IDH突变等重要指标等)、诊疗流程图(清晰制定)以及诊疗理念(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指南中不仅收集了国内外最新文献,严格筛选高质量证据,且更注重收集中国人群的临床数据。这一指南使胶质瘤的标准治疗率由年的58%提高到了80%,开启了中国胶质瘤发展的新征程。
年,国家卫健委出台了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脑胶质瘤诊疗规范》,通过以法规范的方式来规范指导临床用药,使胶质瘤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进一步推动了胶质瘤规范治疗的发展。
除了指南及共识的发布外,专家们还做出了大量的补充工作。胶质瘤领域的发展需要多学科携手努力,目前我国建立了50多个胶质瘤中心,约有3万多名医生参与胶质瘤的规范化治疗培训。
由于国外生物医药产业的活跃程度较高,特别是在美国,每年会有大量的新型药物出现并进入临床研究,指南更新也更加密集,不断有新的诊断和治疗的策略加入到新的指南当中,这是目前我们国家所欠缺的。
吴教授指出,胶质瘤不仅需要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早期患者的全面评估和晚期患者症状的管理、生活质量以及临终关怀等都需要加以重视。
我国神经系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们亦在不断的拓展,年由中国抗癫痫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合作编写的《成人弥漫性胶质瘤相关癫痫临床诊疗指南》,是国际上首个胶质瘤相关癫痫领域的诊疗指南,促进了临床诊疗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
吴教授讲到,由于我国生物医药活跃度不足,进入临床研究的创新药较少在中国指南中,临床数据少,中国化证据量还有待提升。近20年来,由于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胶质瘤的疗效评价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参与到国际临床研究、指南及共识的制定当中,使中国化证据更完善,早日与国际接轨。
目前国内外指南共同指引,胶质瘤以手术+术后替莫唑胺为标准治疗,一线化疗首选替莫唑胺。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是近10年来FDA唯一批准的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创新疗法,可以显著提高GBM患者五年生存率近3倍(从5%提高至13%),为接触式无创治疗,仅引发接触部位轻微皮疹。
肿瘤电场治疗也是年胶质瘤诊疗规范推荐的标准治疗。此外,吴教授在直播中还讲述了,我国及全球胶质瘤临床研究的开展情况。
目前我国的诊疗现状不够规范,这不仅影响了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改善,也阻碍了我国胶质瘤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在直播中吴教授指出了三个不足:
①不同医院之间诊断水平、治疗条件及治疗观念存在差异;
②部分医疗单位对胶质瘤常规治疗方案的正确认识和实施有待提高;
③先进设施和技术尚未普遍应用和正确掌握。
吴教授强调,在诊疗模式上,我国应紧跟国际步伐,进行多学科诊疗(MDT)协作推广。MDT模式在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早在年,NICE建立了MDT质量标准,欧美地区MDT已成常态,而在我们国家MDT模式虽然已得到专家的认可,但仍需要更广泛地推广和完善。
医院的华山脑胶质瘤中心MDT已成立七年余,自成立以来坚持每两周举办一期MDT会议,每期讨论分析3-9个临床典型病例及疑难病例,并与外院专家连线,针对不同病例给出一站式、个体化的诊疗。在直播中,吴教授通过视频动画展示了华山胶质瘤MDT完善的诊疗模式及先进的手术设备,为患者的治疗保驾护航。
吴教授总结到,目前我国胶质瘤形式不容乐观,与欧美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指南应循探索之势再完善,并在临床研究等方面与国际看齐,以替莫唑胺为基石,引入TTF等新型物理治疗技术,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最终造福患者。
在最后的答疑环节中,吴教授对线上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讲到,线上咨询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帮助患者更好的就医。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