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碳离子癌症治疗中心已达全球同等

中国首个碳离子癌症治疗中心:已达全球同等水平

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碳离子治疗系统投入临床应用即将满“周岁”,目前共收治例患者。医院院长叶延程表示,用活生生的案例告诉大家,确实救治了好多病人,与全球几家重离子中心治理数量保持同等级,且水平不相上下。

碳离子是适于治疗肿瘤的一种重离子。碳离子治疗技术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最理想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可广泛用于周围正常组织能耐受的各种实体肿瘤,也适用于常规放疗抵抗和难以控制的病例,或者不愿、不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打破高端医疗器械国际垄断这项全球放疗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德国、日本和美国重离子技术比较发达,国内患者也大部分选择在这三个国家进行治疗。此前,这一技术长年被国外垄断。年以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后建成多代大型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先进加速器技术和核探测技术研发、重离子束治疗相关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前期研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实现重离子束临床治疗的国家。中国还自主创新完成重离子放射治疗整体软件解决方案,打破高端医疗器械国际垄断。年3月成功应用于武威示范装置临床治疗,并进行商业运行。“有主动点扫描和被动点扫描两种模式,有些国家仅有一种。”叶延程说。有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多万,死亡多万,80%患者发现恶性肿瘤时已是晚期。“这例患者是幸运的,并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适合做重离子治疗。”医院放疗二科主任医师陈东基说。陈东基表示,一般来说,适合普通光子放疗的肿瘤基本都适合重离子治疗,其治疗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好,特别适用于不宜手术、对常规射线不敏感、常规射线治疗后复发的部分实体肿瘤治疗。

但他坦言,重离子放疗并不适合于全身性的恶性疾病,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位置不固定,无法精准定位”,还有已经发生了广泛的远处器官的肿瘤转移,同一肿瘤部位已接受过2次及以上放射治疗的患者,均不适合重离子治疗。

临床适应症主要有: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星形细胞瘤、颅底肿瘤、脊索瘤;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口腔癌、咽癌、喉癌;胸腹部肿瘤:肺癌、食道癌、肝癌、胰腺癌;盆腔肿瘤:前列腺癌、子宫肿瘤及其他不能切除的盆腔肿瘤;

骨和软组织肿瘤。

向肿瘤发射精准“导弹”不伤“无辜”

“传统放疗射线路过会损伤正常组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重离子几乎没有副作用。”

叶延程说。

武威重离子中心主加速器——同步加速器

重离子“跑起来”可以达到光速的70%,医用重离子治疗装置,利用高速碳重离子穿过正常组织,向肿瘤发射精准定向“导弹”,释放能量,杀死人体内肿瘤细胞,而不“伤及无辜”,实现这一效果的前提就是精准定位。

费用高昂建言纳入医保

目前,国内能够用于治疗的重离子中心有两处,一处在上海,为全套国外引进技术;另一处在武威,是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但两者设备投资资金都较庞大,高达几亿甚至十多亿元,维护成本也极其高昂,因此,治疗费用都比较高。据统计,美国质子重离子治疗费用大约80-万元人民币,日本大约为40-50万元人民币。上海费用是27.8万元,加上其它诊断费、检查费、药费、住院费等费用,共需约40万元人民币,武威重离子中心费用为20万元,但这是起步价。陈东基举例说,倘若一名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都需要精准治疗,原发病灶一个疗程(不计次数,按部位收费)治疗费用为20万元,转移一个部位加10万元,像这样的情况,该名患者治疗需要花费30万元,以此类推。中国癌症防治行动的目标之一是,到年将全国整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至不低于46.6%。国内恶性肿瘤每年发病数量和死亡数量都高居不下,而癌症治疗技术相对落后,先进治疗手段不足是制约提高癌症患者治疗生存率的首要因素。为解决国内高端恶性肿瘤治疗技术供给不足的矛盾,为典型难治肿瘤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癌症生存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晓红此前也建议将部分肿瘤的国产重离子治疗纳入医保。

以上由中国医旅健产业联盟(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fdxnml/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