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快来看,鄂前旗这三人引起了全市的

7月27日,“鄂尔多斯好人榜”年第二季度入选者名单发布仪式在鄂旗西鄂尔多斯文化主题公园举行。本次发布仪式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鄂尔多斯市文明办、鄂托克旗委员会主办,现场有近余人观看了颁奖晚会。

张煦明、娜仁、乌兰达丽

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白宇明宣读了“鄂尔多斯好人榜”年第二季度入选人员的表彰决定

为正能量翩翩起舞

现场感受正能量的观众

发布仪式上,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白宇明宣读了“鄂尔多斯好人榜”年第二季度入选人员的表彰决定。共有25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其中,鄂前旗上榜3人,他们分别是:用心营造爱的港湾的好妻子娜仁;悉心照顾瘫痪婆婆十余载的好媳妇乌兰达丽;热心志愿服务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的90后好小伙张煦明。

张煦明(左二)

娜仁(左三)

乌兰达丽(右四)

(快来看看他们为啥能荣登“鄂尔多斯好人榜”)

用心营造爱的港湾的好妻子:娜仁

娜仁,女,蒙古族,年7月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共党员,于年7月参加工作,在阿左旗贺兰山林管所工作任技术员;年7月,调职至鄂前旗职业中学任教;年12月,调于鄂前旗林业局林政站工作,从此开始参与鄂前旗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年4月,担任鄂前旗林业局纪检员;由于工作态度认真、原则性强,年12月由鄂前旗委组织部提任为林业局副局长,任职至今。

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是爱人的避风港,亦是儿子的良师益友。生活中与她相谈,会给你如沐春风的感觉;工作上与她相处,会让你拥有受益匪浅的人生经历。她总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用开朗豁达的性格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如果不是同事,谁会知道其实她也有一段尘封在记忆里的灰色经历。母亲患有进行性延髓麻痹症,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为了保证母亲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她每天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照顾母亲,给母亲穿衣、洗脸、做饭……每天下班,她总会抽出时间,推着母亲去散步,让老人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多年来,她用行动履行着作为女儿应尽的义务,诠释着生命中的真、善、美。

年1月29日,临近春节,爱人被确诊为巨大脑膜瘤,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抢救,在医院里度过的那个春节,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经历。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经济上的巨大负担,母亲身患重病,瘫痪在床,孩子即将面临高考……诸多事情让她感觉分身乏术。每当谈起这段经历,她总是笑着说:“如果没有发生这些事情,我永远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有精力同时应对这么多事,并且能处理的这么完美”。

年2月7日,经朋友介绍,医院取得联系,给丈夫做了脑膜瘤切除手术,术后恢复的还算不错,1个月后出院回家疗养。

总以为事情到此总算有了好的结局,可天有不测风云,谁曾想到,由于巨大的脑膜瘤侵蚀了颅底,虽说在手术中修补过,但康复效果并不理想。4月初,爱人开始漏脑脊液,并采取保守治疗。期间传来远在阿盟的母亲去世的噩耗,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之后,强忍着失去母亲的痛苦,9月28日,她带着丈夫第7次去北京治疗,医院做了二次开颅脑脊液修补术。

或许是上帝的垂青,爱人的病情总算有了好转,每次去北京复查,许多专家都说她的爱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如今,看着爱人一天天的康复起来,儿子也如愿以偿的考入内蒙古科技大学,她对人这样说道:“或许是自己在重重困难中参悟了人生,认识到自己虽然身心疲惫,但是精神上不能倒下,一定要树立信心,顽强地与困难抗争,才有今天的柳暗花明。当时我们双方单位的领导、医院慰问,给我以信心和鼓励。家人和朋友也以不同方式表达他们的问候。这些关心和鼓励对我战胜困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各位领导、朋友和家人”。

她统筹兼顾工作、生活等诸多事宜,在工作中,她是一位称职的领导干部,管好分管工作;在生活中,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一路奋斗、一路感恩、一路收获,她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谈起对未来的规划,她说:“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工作中做一位好领导,生活中做丈夫的贤内助”。

作为一位母亲,她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获得双赢。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在她长期的言传身教下,儿子也懂得了孝老敬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奶奶享用。在公婆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在儿子眼中,她是一个善良、智慧的母亲。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用个人行为阐述着情比金坚的爱情奇迹,用平凡事迹彰显着不一样的个人魅力。

悉心照顾瘫痪婆婆十余载的好媳妇:乌兰达丽

乌兰达丽,女,年12月15日生,39岁,蒙古族,是城川镇糜地梁嘎查4社的一位村民。

“孝敬老人,关心子女,夫妻恩爱,家庭和谐”这些孝老爱亲的典型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十几年来她悉心照顾瘫痪婆婆的孝行感动了很多人,村民们都夸赞不绝,并在本村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先进典型氛围。

年,乌兰达丽的婆婆崔什拉突然患病,诊断为脑血栓,从此她再也没有站起来。从那以后,乌兰达丽便肩负起了重任,既要照顾自己年幼的儿子又要照顾瘫痪的婆婆。她整天不离床边,端水递饭、送药、洗脸梳头、倒屎倒尿,伺候的非常周到。她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承担起照顾、护理婆婆的全部重任。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她都是亲自动手。多年来,乌兰达丽再忙也把照料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日程上,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每天起早贪黑,她担心婆婆保持一个姿势久了,会感到难受就每隔几个小时给婆婆翻个身,深夜也不例外,多年来自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为了让婆婆有个舒适的生活,她坚持每天给婆婆擦洗身子、泡脚、换洗衣服;每天做饭总是想着做些适合婆婆口味的饭菜,然后一口一口地给婆婆喂饭;每逢好天气,她就将婆婆推上到外面转转,让她晒晒太阳。这些全是她一个人毫无怨言默默地忙碌着,眼熬红了,人也瘦下来了。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是要不得的。但这样的情况在乌兰达丽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她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她既要照顾儿子的生活和学习,又要操心家里的农活,还要负责瘫痪婆婆的吃喝拉撒,但从来没有怨言,实在难能可贵。”糜地梁嘎查党支部书记马春政说。

乌兰达丽十几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的姐妹们将这位嫂子当成亲姐妹一样看待,尊敬她、爱戴她,让嫂子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也让她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在她的影响下,尊老爱幼不仅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而且在村内树立了典型模范,形成了良好的尊老爱幼风气。她的真心付出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赞誉和颂扬,曾获得自治区级“敬老孝星”荣誉称号和糜地梁嘎查孝敬公婆“好儿媳”荣誉称号。在生活中,乌兰达丽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如今11年过去了,在与乌兰达丽交谈过程中,她没有一点怨言,她说:“这些劳累和精神负担真的没有什么,只要自己的辛苦能换来婆婆的舒坦和健康,便是我们全家最大的快乐,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孝敬老人应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乌兰达丽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乌兰达丽用十几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普通妇女孝老爱亲、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让我们的家庭更幸福,社会更和谐。这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和真情,她爱老人、爱孩子。她用她那颗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她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正是她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

热心志愿服务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的90后好小伙:张煦明

张煦明,男,汉族,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年毕业后,他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青春的梦想,加入西部计划志愿者并分配到鄂前旗团委。从此,他不仅是各类志愿服务的积极参与者,更是组织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获得了各类受益群体及领导的认可。年10月被选为鄂托克前旗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年3月被评为“鄂托克前旗优秀青年志愿者”。

从年上大学至今,9年间,张煦明立足岗位,服务社会,无私奉献,在服务群众需求,弘扬互助风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先后组织参与了“创城”“创卫”、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鑫益达杯”全旗干部职工运动会、敬老爱老、关爱农民工子女、青春大讲堂、爱心助考、葵花助学行动,阳光助残、植绿护绿、情暖春运等6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多小时。

奉献源于习惯

良好的行为,是习惯的养成。早在大学时,张煦明就加入了内蒙古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并担任组织部部长,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美化校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年张煦明组织志愿者来到新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迎冬至、送温暖”活动。他们走进厨房,和面、擀皮、调馅……大家边聊天边忙活,不一会儿饺子就摆满了案头。在吃饭过程中,张煦明还即兴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与欢笑。他们的行动,不仅给老人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同时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和来自社会的关爱。张煦明还经常组织同学们用自己攒下的零花钱,开展爱心救助,为呼市第六小学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捐赠书本60本、学习用具30套。

动力源于微笑

“大道至简,坚持不易”!一句句温馨的谢谢、一个个浅浅的微笑,在坚定当初选择的同时,成为了张煦明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不竭动力。年8月份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做为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鄂前旗赛段的志愿者,张煦明正在忙前忙后的做好服务工作。这时,一位运动员在通过终点后晕倒,他立即冲上去查看运动员情况并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将运动员护送上救护车。到医院后,他又主动担当了运动员的英语翻译,与医生交流,使之得到及时救治。虽然汗水湿透了衣背,但当听到运动员连声的“thankyou!”时,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善举源于爱心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张煦明在践行志愿服务工作中,把关爱青少年成长放在第一要位,多次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进海军希望小学,开展了以“爱暖童心”为主题的系列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张煦明与就读于3年级的留守贫困学生狄方诺成功结对。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经常为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作业指导,同时还用自己微薄的津贴为孩子买书、买文具、改善伙食。双休日的时候还会把孩子带回家给孩子做好吃的,寒假的时候带孩子参加青春大讲堂,成为了孩子的好朋友,知心人。狄方诺说:大哥哥就像我的亲人,真心实意的帮助着我,我要向他学习,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把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志愿服务是戒不掉的“瘾”,也是一场与青春的约会。9年来张煦明始终将志愿服务当作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奉献爱心的事。未来,他仍将秉承着志愿服务的火种,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奉献、友爱”践行人生理想,以“互助、进步”感染带动身边的人,共建“德善草原、大美前旗”,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鄂托克前旗委宣传部王伟)

总编辑:王伟

责任编辑:刘小芳

联系

投稿邮箱:eqqwmbzhk

.







































哪专治白癜风
济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iq.com/hlwnml/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