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middot儿院特色专科12

12岁女孩小妍(化名)最近经历了两次生死大劫。小妍的头颅里长了一颗巨大肿瘤,足足有11厘米大小,肿瘤里外血管密布,并占满脑部三分之一的体积。巨大肿瘤将小妍的大脑额叶脑皮层(即脑组织)挤压成一张“薄饼”。肿瘤组织内密布着大量的血管、血管窦,犹如一颗充盈血液的“海绵球”,一旦血管破裂,将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导致小妍残疾或死亡。如此巨大的血管瘤型脑膜瘤在儿童中非常罕见。近日,重庆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梁平教授带领团队,勇闯生命禁区,两次分期手术,每次手术历时10小时,成功将巨大肿瘤从小妍的脑部摘除。切除的肿瘤约重克,接近小妍整个脑部重量的一半。

孩子突然摔跤竟发现头部长了罕见巨大肿瘤

据小妍的爸爸讲述,他们家住湖北农村,年1月9日上午10点左右,女儿在家里院坝玩耍时不慎摔倒,当即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的现象,他们赶紧医院。经头颅CT检查,医生说孩子脑部疑似有很大肿瘤,医院。他们又医院,医生看过CT片后说,由于肿瘤巨大,建医院治疗。年1月10日中午,小妍被医院神经外科。据神经外科李禄生主任医师介绍,经过进一步CT平扫、增强检查,发现小妍脑部额叶有巨大占位病灶(直径11CM),血供非常丰富,CTA三维重建示病灶似血球样。这是他从医十多年来,第一次遇见如此巨大的高血供的儿童脑部肿瘤,手术风险和难度非常大。如果手术,患儿很可能因为切除肿瘤时大出血危及生命。如果不手术,不断长大的肿瘤就如一个充盈着血液的“海绵球”,其内外的血管随时可能破裂导致肿瘤出血(瘤卒中),另外肿瘤压迫引起的高颅压会让患儿出现头晕、头痛及惊厥发作,进一步加重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

手术风险难度巨大尽全力为患儿争取一线生机

神经外科立即邀请手麻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经讨论,结合虚拟3D成像技术,最终决定分期两次手术切除患儿脑部的巨大肿瘤。和家长充分沟通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后,这位湖北农村来的汉子潸然落泪,毅然决然地说:“医院,相信神经外科,请你们尽力救救我的女儿!”

神经外科团队决定放手一搏,“尽全力为孩子争取一次生命的机会!”。术前,神经外科团队反复在3D脑肿瘤模型上进行手术模拟,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年1月15日一早,神经外科主任梁平教授带领李禄生主任医师、纪文元主治医师对患儿进行额叶肿瘤部分切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手术难度不言而喻,一方面在于肿瘤巨大,肿瘤基底暴露极其困难;另一方面在于肿瘤血供丰富,质地较韧,切除时要控制出血。

肿瘤如“血球”手术惊险万分

紧张的手术开始,医生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沿着肿瘤边缘进行分离。术中发现,肿瘤将患儿额叶脑皮层(即脑组织)挤压成立一张“薄饼”,浅表部分仅剩5毫米,而整个瘤体大部分嵌入两侧额叶内,沿瘤体周围分离出血严重。当显微镜下分离显露达到极限之后,分离并阻断供血血管就无法继续了,手术医生只能选择切除部分肿瘤。不出所料,一进入瘤内,出血异常凶猛,短短1-2小时患儿出血量就超过毫升,对于体重只有30kg的小妍,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继续切除肿瘤,大出血将危及孩子生命,紧急止血结束手术尚有一线生机。手术室内除心电监护的报警声,一片寂静。由于肿瘤血管丰富,止血相当困难,出血导致患儿血压下降,麻醉及护理团队以最快的速度输血补液,维持生命体征。手术团队从容不迫,步步为营,迅速止血。此时由于肿瘤部分切除后的淤血、肿胀,颅内压力急速增高,只有去掉部分头盖骨减压,才能将头皮缝合。从早上10时20分到晚上21时,手术历时整整10个多小时,总算有惊无险。术后两周多,患儿顺利恢复出院。“通过病理检查,小妍脑部的巨大肿瘤为血管瘤型脑膜瘤,一种儿童非常罕见的脑膜瘤,在国内尚未见儿童类似病例报道。通俗的讲,这就是一个由大大小小的异常血管、血管窦及肿瘤组织混合而成的“血管球”,虽然手术极其困难,为了这个鲜活的小生命,为了那质朴的信任,我们有信心拿下它!”李禄生主任医师介绍说。

DSA造影封堵肿瘤血供助力“血球”全切除

年3月26日,小妍再次入院准备第二次手术。手麻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再次齐聚神经外科,结合第一次术中情况及术后三维重建模型,团队决定:先行DSA造影,明确肿瘤血流情况,选择性栓塞阻断部分肿瘤血供后再手术切除肿瘤。“DSA就是血管减影造影技术,是通过外周血管植入导管到达目标血管,注射造影剂通过X光透视,数字化处理,明确血管构造。同时这种技术也可以开展血管内手术,治疗相关疾病。”负责DSA的于增鹏医师介绍道。微导管漂浮进入肿瘤供应血管,再注入一种特殊的胶水,堵闭血管。术中,我们发现肿瘤的供血血管很丰富,由双侧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和颈外动脉分支供血,手术成功栓塞部分血供,为进一步手术创造条件。我院是国内最早配备符合脑血管介入标准的医院之一,这是西部地区患儿的福音。将肿瘤部分血管进行栓塞后,年4月1日,神经外科团队对小妍进行第二次肿瘤切除术。沿原切口切开皮肤后,见肿瘤位于双侧额叶深部,血供来自双侧的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肿瘤血管仍异常丰富,肿瘤跟大脑镰粘得很紧。大脑镰为肿瘤生长的根,切除后将把肿瘤血供变少。沿肿瘤周边分离肿瘤后,先切除左侧大脑半球病灶(第一次手术后左侧的血供相对减少),然后分离、离断肿瘤与大脑镰及颅底硬脑膜的附着,阻断血供,结扎再沿肿瘤周边分离肿瘤,最终成功全切除肿瘤。术中出血量毫升,输血量14U。整个手术历时10个多小时。

两次九死一生“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据梁平主任介绍,小妍头部的巨大血管瘤型脑膜瘤已经成功切除,只需要再进行一次颅骨修补手术,小妍就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了。面对这类疾病,不仅考验医者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也考验着医者的精神意志,必须要有点儿《亮剑》中李云龙团长那样顽强的战斗意志,当然团队的力量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近年来,重庆医院积极开展多学科会诊,已经形成脑肿瘤、癫痫等多个MDT会诊治疗模式,这一模式在儿童脑肿瘤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次惊心动魄的战斗,再一次增强了团队的信心,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们时刻准备着投入与病魔的战斗!

小妍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就脱离呼吸机。年4月14日,小妍在病床上一边吃着水果一边看着电视。回顾起女儿的两次手术,历经两次生死考验,小妍的爸爸泪眼婆娑,“医院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重庆医院两江院区(渝北区金渝大道20号)神经外科病房位于住院医技楼8层联系渝中院区到两江院区乘车路线图

编辑:宣传统战科

审核:神经外科党办

服务号

订阅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zhiliao.com/hlwnml/8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